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第二课堂的意思、第二课堂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第二课堂的解释

[second classroom] 也叫第二教育渠道。指课堂教学以外,对学生进行教育和训练的各种活动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第二课堂"是教育领域术语,指在学校正规课程体系之外开展的综合性教育活动。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释义,该概念包含三个核心特征:

  1. 非正式课程属性:区别于语文、数学等学科课程,通过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科技竞赛等形式实施,如北京大学开展的考古研学项目(引自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
  2. 素质教育载体:重点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技能,中国教育学会研究显示参与第二课堂的学生解决问题能力提升37%
  3. 学分认证体系:自2019年起,清华大学等高校已将志愿服务、学术讲座等纳入学分管理系统(数据源自《中国高等教育质量报告》)

该概念源于20世纪80年代教育改革,2020年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明确要求建立"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典型实施场景包括: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团队在《新时代育人模式研究》中指出,第二课堂已覆盖全国93%的本科院校,成为人才培养质量评估的重要观测点。

网络扩展解释

第二课堂是教育体系中与传统课堂教学(第一课堂)互补的实践性学习模式,其核心定义和特点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总结如下:

一、基本定义

第二课堂指在常规教学之外,通过多样化活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形式。它与第一课堂共同构成完整的育人体系,强调实践性、创新性和开放性。

二、核心要素

  1. 功能定位
    以提升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和就业竞争力为目标,涵盖思想成长、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素质教育模块。

  2. 教学特点

    • 源于教材但不受限于教材
    • 无强制考试但纳入学分体系
    • 空间灵活(教室/操场/社会均可开展)

三、主要形式

包括学科竞赛(如SSRT科研训练)、创新创业活动、文体表演、社会实践等,以及兴趣班、社团等课外拓展。

四、作用机制

通过学分制与评优体系联动,直接影响奖学金评选和个人发展评估。典型案例显示,部分地区(如河南)通过名校师资开展针对性辅导取得显著成效。

五、应用场景

既适用于高校素质教育(占评优权重20%-30%),也可延伸至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领域。

如需了解具体学校的实施细则,可参考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或机电工程学院的官方文件。

别人正在浏览...

哀敬挨批摽货标取逼命豺遘敞亮车辅乘龙刀砺大失人望登寻讹混飞蓬随风风清弊絶滚石教练机解库惊迮进涉麂鞾基兆谲密块伟勒拿河吏文落魄不羁堥敦马上房子没眼色木皮散人木禺人虐使蒲鞋七弦啓知驱先如花美眷撒极散轶啬年赏际上南落北生聚教养深竹时不常受听说载淌湘条处挑刀走戟岧直铁蓦生軘车吞占向声背实显祖荣宗小淘气儿晓行夜住西赆南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