锄耰的意思、锄耰的详细解释
锄耰的解释
亦作“ 锄櫌 ”。锄和耰。农具名。一说锄柄。《吕氏春秋·简选》:“锄櫌白梃,可以胜人之长銚利兵,此不通乎兵者之论。”《文选·贾谊<过秦论>》:“锄耰棘矜,非銛於鉤戟长鎩也。” 李善 注引 孟康 曰:“耰,锄柄也。” 唐 韩愈 《刘生》诗:“我为罗列陈前修,芟蒿斩蓬利锄耰。”
耡耰:1.泛指农具。 宋 王安石 《独卧》诗之一:“谁有耡耰不自操,可怜园地满蓬蒿。”
(2).犹耕种。 唐 韩愈 《赴江陵途中寄三学士》诗:“果然又覊縶,不得归耡耰。”
词语分解
- 锄的解释 锄 (鋤) ú 弄松土地及除草的工具:锄头。铁锄。 耪,弄松土地及除草:锄草。锄耘。锄地。 铲除:锄奸。 笔画数:; 部首:钅; 笔顺编号:
- 耰的解释 耰 ō 古代弄碎土块、平整土地的农具。 播种后翻土、盖土。 笔画数:; 部首:耒; 笔顺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锄耰”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详细解析:
一、基本释义
-
农具名称
指两种农具的组合:“锄”用于除草松土,“耰”用于碎土或平整土地。部分文献认为“耰”可能代指锄柄(如《文选》李善注引孟康观点)。
示例:《吕氏春秋》提到“锄櫌白梃,可以胜人之长銚利兵”,此处“锄櫌”即代指农具。
-
引申含义
- 泛指耕作活动:如韩愈诗句“不得归耡耰”中,“耡耰”代指农耕。
- 象征辛勤劳动:王安石《白沟行》用“万里锄耰接塞垣”形容百姓勤恳开垦边疆的场景。
二、文献用例
- 历史典籍:贾谊《过秦论》提到“锄耰棘矜,非銛於鉤戟长鎩也”,以农具对比兵器,突出秦末起义者的劣势。
- 诗词运用:唐代韩愈、宋代苏辙等均在诗作中使用该词,多与田园劳作或归隐主题相关。
三、权威性说明
- 高权威来源(如沪江词典、辞海)强调其作为农具的本义;
- 中等权威资料(如爱站小工具、查字典)补充了引申义及文学化用法。
注意:不同文献对“耰”的解释存在细微差异,需结合具体语境分析。如需更完整信息,可参考上述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二
《锄耰》是一个古代汉字词语,其意思是用锄头翻土耕种。拆分部首为“钅”和“㫃”,总共有12画。这个词的来源比较古老,出现在《说文解字》这本古代字书中。在繁体字中,该词的写法是「鋤耰」。
古时候汉字的写法可能与现在有一些区别,但是在《说文解字》中,《锄耰》的写法与现代相似。不过,古代的字形可能存在一些变化。
以下是一个例句:他拿着锄耰去田里开垦土地。
关于组词,可以与“锄耰”相关的词汇有:锄头、耰镞、翻土、耕地等。
近义词可以包括:耕耘、开垦、犁地等词语,它们都表示耕地的意思。
反义词可能是与耕地相对的词语,比如建筑、混凝土等,因为它们与耕地相反。
希望这些简短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别人正在浏览...
爱溺抱残守缺北房备舍变化无穷勃然变色不怕官,只怕管不殖藏去参谋畅叫扬疾朝行笞靳齿稚除名唇尖舌利猝猝当机立断點籌郎抵手递驮服匿扶善惩恶攻诋涸阴蛟患疾苦矜忌进贤黜恶羁戍旧疾舅舅跼天促地可望而不可即口达匡危睽阕乐道遗荣乐全龙头人敏秀弥楹溺溲驽闇铍刀祇悔勤肃起坛骑竹四臣泗沂速销外日晩步望臣违别文无害无赖子吓蛮书系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