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古的意思、道古的详细解释
道古的解释
(1).称说古乐的道理。《礼记·乐记》:“君子於是语,於是道古,修身及家,平均天下,此古乐之发也。” 孔颖达 疏:“於是道古者,言君子作乐之时亦谓説古乐之道理也。”
(2).称道古代;谈论过去。《史记·李斯列传》:“古者天下散乱,莫能相一,是以诸侯并作,语皆道古以害今,饰虚言以乱实,人善其所私学,以非上所建立。” 清 刘大櫆 《焚书辨》:“ 李斯 恐天下学者道古以非今,于是禁天下私藏《诗》、《书》、百家之语。” 巴人 《点滴集·争论之外》:“人到了一定年纪,就是好回忆和道古。”
词语分解
- 道的解释 道 à 路,方向,途径:道路。铁道。志同道合。 指法则、规律:道理。道德。道义。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学术或宗教的思想体系:道学。传道。修道。 方法,办法,技术:门道。医道。 指“道家”(中国春秋战国
- 古的解释 古 ǔ 时代久远的,过去的,与“今”相对:古代。古稀(人七十岁的代称,源于杜甫《曲江》“人生七十古来稀”)。古典。古风。古训。古道(a.指古代的道理;b.古朴;c.古老的道路)。 古体诗的简称:五古(
专业解析
"道古"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可以从字面和引申义两个层面理解:
-
本义:谈论、称说古代的事物或道理
- 这是"道古"最直接的含义。"道"在这里作动词,意为"说、讲述";"古"指古代、古事、古人的言行或道理。合起来就是指谈论、称述古代的人、事、物或其中蕴含的道理。
- 例如:在讨论治国方略时,人们常会"道古",引用先贤的智慧和历史经验。
-
引申义:以古论今,借古喻今
- 在谈论古代(道古)的过程中,往往带有目的性,即通过讲述古代的人事或道理,来评论、讽喻或指导当前的社会现实或个人行为。这使得"道古"常常带有"借古讽今"或"以古鉴今"的意味。
- 例如:文人写文章"道古",可能意在借历史故事批评时弊。
典籍中的体现与权威释义:
- 《汉语大词典》 对"道古"的解释明确为:"称说古事"。《汉语大词典》是汉语词汇研究的权威工具书,其释义具有高度的专业性和认可度。
- 古代文献用例佐证:
- 《史记·李斯列传》:李斯在上书谏阻驱逐客卿时说道:"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昔缪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丕豹、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缪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 李斯在这里详细列举秦穆公任用外来贤才成就霸业的历史(即"道古"),目的是为了论证驱逐客卿政策的错误(即"讽今")。
- 《盐铁论》:这部记录西汉时期关于国家经济政策辩论的著作中,辩论双方(贤良文学与大夫御史)经常引用古代圣王的事迹和制度(道古)来支持各自关于盐铁官营、均输平准等现行政策的观点。这充分体现了"道古"服务于现实辩论的功能。
- 清代文人笔记:许多清代文人笔记中记载了文人雅士聚会时"道古"的情景,谈论历史掌故、名人轶事,既是一种知识交流,也是一种风雅的表现。
现代语境中的使用:
在现代汉语中,"道古"一词的使用频率相对较低,多出现在书面语或学术讨论中,尤其是在涉及历史研究、文化评论或需要引经据典的场合。其含义依然侧重于"谈论古代的事物、道理",并且常常隐含与当下进行对照或提供借鉴的意图。
"道古"意指谈论、称述古代的人、事、物及其蕴含的道理。其核心在于"言说古代",而其常见的目的和效果则是"以古论今"或"借古喻今",通过历史的镜鉴来评论现实、阐述观点或指导行为。该词释义主要依据权威辞书《汉语大词典》,并得到《史记》、《盐铁论》等经典历史文献用例的支持。
网络扩展解释
“道古”一词在汉语中有多重含义,具体解释需结合语境和文献来源,主要可分为以下两类:
一、传统文献中的核心含义
-
称说古乐的道理
源自《礼记·乐记》:“君子於是语,於是道古,修身及家,平均天下。”此处“道古”指阐述古乐背后的伦理与社会意义,如孔颖达疏解“言君子作乐时亦说古乐之道理”。
-
谈论古代或过去之事
如《史记·李斯列传》提到“语皆道古以害今”,指借古讽今的言论。清代刘大櫆《焚书辨》中亦用此义,强调“道古”与“非今”的关联。
二、现代引申含义
- 形容事物历史悠久
现代用法中,“道古”可指代古道、古建筑等具历史感的事物,或形容学识渊博、修养深厚之人。
使用差异说明
- 古代语境:多作动词,侧重“谈论”行为(如论乐、议古)。
- 现代语境:可作形容词,强调“古老”属性,但需结合上下文判断。
建议具体使用时参考文献出处,避免混淆古今词义差异。
别人正在浏览...
埃及哀拯白骆笔健碧江秉心碧堂跛踦昌言谄顺车舆持刺出何典记鹑雀杵土第二骨嫡长子洞覩断断续续端妙方徼方亭侯非时浮云富贵戆勇赶礼骇诧黑蜧横轼嘉奖嵇刘鞙佩焌黑举子类从良辅恋诗龙木伦望炉瓶三事侔名纳士招贤敲金戛玉裘帽鼽塞曲师三圣伤沮沈黑沈质失灵说委贪驩忐忐忑忑桃花浔藤黄淟湎童言无忌微兆闲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