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微兆的意思、微兆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微兆的解释

微小的征兆。《易·繫辞下》“几者动之微,吉之先见者也” 晋 韩康伯 注》:“合抱之木,起於毫末;吉凶之彰,始於微兆。故为吉之先见者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微兆"一词在现代汉语中属于较为罕见的书面用语,其核心含义指极其细微的征兆或迹象,常用来形容事物发展初期难以察觉的苗头或预示。以下是基于权威汉语工具书的详细解释:


一、词义解析

  1. 本义溯源

    “微兆”由“微”与“兆”复合而成:

    • 微:《说文解字》释为“隐行也”,引申为细小、隐匿(《康熙字典·寅集下·彳部》);
    • 兆:《说文解字》注“灼龟坼也”,原指占卜的裂纹,后泛指事物萌发的预兆(《康熙字典·子集上·儿部》)。

      二者结合,指潜藏未显的细小征兆,强调迹象的隐蔽性与初始性。

  2. 语义特征

    该词突出两种特质:

    • 细微性:如“星火微兆”形容萌芽状态的微弱迹象;
    • 预示性:如“见微兆而知兴替”体现由小见大的洞察逻辑(参考王念孙《广雅疏证》对关联词义的训释)。

二、典籍用例与权威佐证

  1. 古代文献

    清代学者章学诚在《文史通义》中论及:“事变之萌,必有微兆”,强调历史事件发生前必存在细微前兆。此用法印证了该词用于描述事物发展的潜伏阶段。

  2. 现代工具书释义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第4247页明确收录“微兆”词条,释义为:“细微的征兆”,并引《朱子语类》“理之微兆”为例证,体现其在哲学语境中描述抽象规律的初现。


三、语义关联与使用场景


结论:“微兆”作为汉语精密表达的代表性词汇,承载着传统文化中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深刻观察,其价值在于强调对隐性信息的敏锐辨识,为学术研究与文学创作提供精准的语言工具。

网络扩展解释

“微兆”是一个汉语词语,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进行解释:

1. 基本含义
“微兆”指微小的迹象或征兆,常用来描述事物发展初期不易察觉的苗头。例如,《易·系辞下》中提到的“几者动之微”,即强调细微变化对吉凶的预示作用。

2. 出处与典故
该词最早见于晋代韩康伯对《易经》的注解:“合抱之木,起于毫末;吉凶之彰,始于微兆。” 这一比喻说明重大事件往往起源于微小迹象,强调观察细微变化的重要性。

3. 应用场景
多用于文学或哲学语境中,描述以下两种情况:

4. 结构解析
词语由“微”(细小)和“兆”(预兆)组成,属并列结构,直接体现“细小预兆”的核心含义。

5. 近义扩展
类似表达包括“端倪”“先兆”等,但“微兆”更强调征兆的隐蔽性和初期性。


若需具体用例或更多文献出处,可参考汉典及查字典的详细注解。

别人正在浏览...

帮忙北邻笔阵承制衬衫单式编制倒兵跌跌蹡蹡燔丧匪祸扶助觥船管属龟图孤文断句槐馆环繞恢闳灰墨毁瘵婚嫁江左夷吾骄忿绞锋惊叹号疚歉集萤映雪开剪狂狷酷儒两边李郭舟灵娲鸾鹤舆蠦蜚庐舍没天良没眼斤明治迷气辇运屏放諐忤契好晴碧日迈月征沙梁诵讽锁鍊泰东陶汰天墨挑槽体循环文从字顺文劄详讯香炷下政系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