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倒戈的意思、倒戈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倒戈的解释

[change sides in a war;transfer one's allegiance] 军队投降敌人反过来打自己人

前徒倒戈,击于后以北。——《书·武成》

详细解释

放下武器。指投降敌方。 唐 鱼玄机 《浣纱庙》诗:“一双笑靨纔回面,十万精兵尽倒戈。”《三国演义》第六二回:“却説 玄德 立起免死旗,但 川 兵倒戈卸甲者,并不许杀害。” 茅盾 《子夜》二:“ 日本 报上还说某人已经和北方默契,就要倒戈!”

(1).掉转武器向己方攻击。《书·武成》:“前徒倒戈,攻于后以北,血流漂杵。”

(2).倒拖武器。指军队败逃。 晋 葛洪 《抱朴子·汉过》:“劲鋭望尘而冰泮,征人倒戈而奔忙。”《三国演义》第一回:“众贼见 程远志 被斩,皆倒戈而走。” 清 黄遵宪 《过安南西贡有感》诗之三:“不信王师倒戈退,翻将化外弃南天。”

(3).把戈倒着安放,表示不再用兵。《吕氏春秋·原乱》:“ 武王 以武得之,以文持之,倒戈弛弓,示天下不用兵,所以守之也。”参见“ 倒置干戈 ”。

(4).倒持武器。《南史·胡藩传》:“ 藩 谓 企生 曰:‘倒戈授人,必至大祸,不早去,后悔无及。’”参见“ 倒持泰阿 ”。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倒戈”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为dǎo gē,其含义和用法可从以下方面详细解析:


基本释义

  1. 投降敌方
    指军队放下武器,投降敌方。例如《尚书·武成》中记载的“前徒倒戈”,即商纣王的军队临阵反叛。
  2. 反戈攻击己方
    掉转武器攻击己方,如《三国演义》第六二回提到川兵“倒戈卸甲”,停止抵抗。
  3. 军队败逃
    倒拖武器溃逃,形容战败场景(《吕氏春秋·原乱》等)。
  4. 止戈为武
    将戈倒置,象征停止战争,如“偃革倒戈”表示结束战事。

历史典故


用法与近义词


现代语境

现代多用于比喻立场转变,如政治斗争中派系倒戈(参考茅盾《子夜》)。


如需更详细的历史案例或文学引用,可查阅《尚书》《三国演义》等文献,或参考权威词典(如汉典、搜狗百科)。

网络扩展解释二

《倒戈》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指投降另一方或背叛原来的一方。该词的拆分部首为“亻”和“戈”,其中“亻”为人的部首,“戈”为戈的部首。共有10画。 《倒戈》一词源于古代战争中兵器“戈”的使用。当战士倒转戈,表示他投降了敌方或背叛了自己原来的阵营。繁体字的写法保持不变,是「倒戈」。 在古时候,该词的汉字写法与现代基本相同。然而,在古代汉字中,有些字形会有所差异,但其意义和发音近似。例如,可能会以「倒戈」替代为「裯臯」,但二者都指相同的含义。 一些例句中使用了《倒戈》一词。例如:“在关键时刻他竟然倒戈了,让我们非常失望。”这个例句中,倒戈被用来形容某人在关键时刻的背叛行为。 与《倒戈》相关的一些组词可能包括「倒戈投降」、「倒戈革命」、「倒戈相向」等。这些词语都与投降、背叛等行为有关。 当谈到近义词时,一些可能的选项包括「叛变」、「叛逆」、「叛离」。这些词都可以用来形容类似的行为。 相反地,与《倒戈》相对的词为「忠诚」、「坚定」、「永不背叛」等,这些词语都有和倒戈相对的含义。 希望这些信息对您有所帮助。如果还有其他问题,请随时向我提问!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