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含有五个分子结晶水的硫酸铜。蓝色棱柱结晶体。可用以制绿色颜料,并用于电解、电镀等工业,又可用作媒染剂、杀虫剂。我国古代用以炼铜。 宋 沉括 《梦溪笔谈·杂志二》:“ 信州 铅山县 有苦泉,流以为涧,挹其水熬之,则成胆矾,烹胆矾则成铜,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 明 宋应星 《天工开物·青矾红矾黄矾胆矾》:“石胆一名胆矾者,亦出 晋 隰 等州,乃山石穴中自结成者,故緑色带寳光。烧铁器淬於胆矾水中,即成铜色也。”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金石四·石胆》:“胆以色味命名,俗因其似矾,呼为胆矾。”
胆矾,汉语常用名,指一种天然矿物或化学合成的含水硫酸盐化合物,学名为五水合硫酸铜(Copper(II) sulfate pentahydrate)。其详细释义如下:
胆矾是硫酸铜的五水合物(CuSO₄·5H₂O),因味苦似胆、色蓝如矾而得名。常温下呈蓝色结晶或粉末状,易溶于水,水溶液呈蓝色,具收敛性及金属涩味。《现代汉语词典》将其定义为:"含水硫酸铜的俗称,可作杀虫剂、媒染剂,亦入药"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分子式为 CuSO₄·5H₂O,晶体结构属三斜晶系,加热至45℃开始失去结晶水,110℃失去四分子水,250℃成无水物。
$$ ce{CuSO4·5H2O ->[Delta] CuSO4 + 5H2O} $$
蓝色透明结晶,密度2.284 g/cm³,折射率1.514,暴露空气中易风化表面成白色粉末。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其功能为:
"涌吐痰涎,解毒收湿,蚀疮去腐。用于风痰壅塞、喉痹癫痫、误食毒物;外治口疮、风眼赤烂、胬肉疼痛" 来源: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一部。
"胆"喻其味苦,"矾"指硫酸盐矿物(源自波斯语"zāj")。《本草纲目》称:"胆矾出晋州山穴中,其色青绿,状若琉璃" 来源:李时珍《本草纲目·石部》。
胆矾是一种天然或人工制备的硫酸盐类矿物,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以上信息综合自多个权威来源,如需完整内容可查阅相关网页。
哀眷矮林暴逆綳冬玻瓈泉澈底撜溺驰书楚堤道伴登帐颠夭兑款独立核算俯览阜俗福休观听汉东流恒诰幻巧贱日诘盗具结巨槛开弘竷竷困蒙蜡表良辰媚景灵夕目録学千颦窃势拥权起集求假蓐疮散手赏罚不明上意声势熏灼神影释家睡癖疏闲碎糜嘽啍天星条派突地外备我私无侣物穆毋柰相扑人香檨先情邪蒿挟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