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艾納的意思、艾納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艾納的解釋

亦作“ 艾蒳 ”。1.也稱大艾。菊科。木質草本植物,葉互生,春末開花。我國産于 廣東 、 廣西 和 台灣 等省、自治區。将其葉片蒸餾後所得艾粉,精煉成艾片(也稱冰片或艾腦香),可供藥用,有解熱、驅風、止痛、鎮靜之效。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草三·艾納香》﹝集解﹞引 馬志 曰:“《廣志》雲:艾納出西國,似細艾。”

(2).古松、梅等樹皮上生出的一種莓苔。有香氣。 唐 陸龜蒙 《苔賦》:“質被緑錢之美,香聞艾納之奇。” 宋 周密 《浩然齋雅談》卷中:“ 東坡 《梅》詩雲:‘憑仗幽人收艾納,國香和雨入莓苔。’艾納,梅枝上苔也。”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草三·艾納香》﹝集解﹞引 馬志 曰:“《廣志》雲:……松樹皮上緑衣,亦名艾納,可以和合諸香,燒之能聚其煙,青白不散。”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艾納是漢語中具有多重含義的詞彙,其核心釋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析:

一、植物學釋義

艾納(學名:Blumea balsamifera)指菊科艾納香屬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常見于中國華南及西南地區。《漢語大詞典》記載,其葉片含天然冰片(龍腦),古代多用于制作香料或藥材。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稱其“葉似楓香,氣極芬烈”,可“通諸竅,散郁火”,印證了其藥用價值。

二、姓氏文化釋義

作為罕見姓氏,“艾納”載于《中國姓氏大辭典》,屬複姓類别,源自古代少數民族音譯姓氏。據《姓氏考略》研究,該姓在元代文獻中曾有記錄,後逐漸漢化為單姓“艾”或“納”,現存人口主要分布于雲南、貴州等地。

網絡擴展解釋

“艾納”是一個多義詞,具體含義需結合語境判斷,主要包含以下兩類解釋:

一、植物學相關

  1. 菊科植物(大艾)
    艾納香是菊科木質草本植物,主要分布于廣東、廣西、台灣等地。其葉片可蒸餾提取艾粉(又稱冰片或艾腦香),具有解熱、驅風、止痛及鎮靜等藥用功效。
    文獻記載: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提及艾納香産自西域,形似細艾,松樹皮上的綠色附着物也稱艾納,可用于調和香料。

  2. 樹皮上的莓苔
    古時松樹、梅樹等樹皮上生長的帶香氣苔藓類植物,亦被稱為“艾納”。唐代陸龜蒙《苔賦》和宋代蘇轼詩作中均提及此物,用于形容自然香氣。


二、引申含義

部分詞典(如、2)提到“艾納”作為形容詞,形容人或事物的高尚品質或優美特質,常見于古代文人對藝術或品德的贊譽。但此用法在其他文獻中較少出現,可能屬于特定語境下的引申。


總結對比

類型 特征 用途/意義
菊科植物 木質草本,葉片可提煉艾粉 藥用(解熱、止痛等)
樹皮莓苔 松、梅樹皮苔藓,有香氣 香料調和,文學意象
引申形容詞用法 形容高尚優美(需結合具體文本) 文藝作品或人物品評

建議結合具體文獻或語境進一步區分其含義。如需藥用或植物學信息,可參考《本草綱目》等權威典籍。

别人正在浏覽...

暗沙邦社巴山越嶺被套彬炳碧幽幽朝東暮西饬身籌饟大發慈悲丹箓得年典憲豆萁法駕犯得上飛飙粉黛富奢付之東流負子隔帛兒恭楷鬼屋海米洪赫慧人活路楗閉降死扃扃兩頭大臉膛領扣靈術柳罐纚舟鸾聲鸾鹥羅紋紙芒屦瞢眩謀私頻煩鋪施起官戚孽窮人奇缺讓牍三水部三影郎中上層路線聲氣相通食時屬草稾素尚脫贈偉麗狎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