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艾納的意思、艾納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艾納的解釋

亦作“ 艾蒳 ”。1.也稱大艾。菊科。木質草本植物,葉互生,春末開花。我國産于 廣東 、 廣西 和 台灣 等省、自治區。将其葉片蒸餾後所得艾粉,精煉成艾片(也稱冰片或艾腦香),可供藥用,有解熱、驅風、止痛、鎮靜之效。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草三·艾納香》﹝集解﹞引 馬志 曰:“《廣志》雲:艾納出西國,似細艾。”

(2).古松、梅等樹皮上生出的一種莓苔。有香氣。 唐 陸龜蒙 《苔賦》:“質被緑錢之美,香聞艾納之奇。” 宋 周密 《浩然齋雅談》卷中:“ 東坡 《梅》詩雲:‘憑仗幽人收艾納,國香和雨入莓苔。’艾納,梅枝上苔也。”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草三·艾納香》﹝集解﹞引 馬志 曰:“《廣志》雲:……松樹皮上緑衣,亦名艾納,可以和合諸香,燒之能聚其煙,青白不散。”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艾納”是一個多義詞,具體含義需結合語境判斷,主要包含以下兩類解釋:

一、植物學相關

  1. 菊科植物(大艾)
    艾納香是菊科木質草本植物,主要分布于廣東、廣西、台灣等地。其葉片可蒸餾提取艾粉(又稱冰片或艾腦香),具有解熱、驅風、止痛及鎮靜等藥用功效。
    文獻記載: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提及艾納香産自西域,形似細艾,松樹皮上的綠色附着物也稱艾納,可用于調和香料。

  2. 樹皮上的莓苔
    古時松樹、梅樹等樹皮上生長的帶香氣苔藓類植物,亦被稱為“艾納”。唐代陸龜蒙《苔賦》和宋代蘇轼詩作中均提及此物,用于形容自然香氣。


二、引申含義

部分詞典(如、2)提到“艾納”作為形容詞,形容人或事物的高尚品質或優美特質,常見于古代文人對藝術或品德的贊譽。但此用法在其他文獻中較少出現,可能屬于特定語境下的引申。


總結對比

類型 特征 用途/意義
菊科植物 木質草本,葉片可提煉艾粉 藥用(解熱、止痛等)
樹皮莓苔 松、梅樹皮苔藓,有香氣 香料調和,文學意象
引申形容詞用法 形容高尚優美(需結合具體文本) 文藝作品或人物品評

建議結合具體文獻或語境進一步區分其含義。如需藥用或植物學信息,可參考《本草綱目》等權威典籍。

網絡擴展解釋二

艾納-一個多義詞彙

艾納(ài nà)是一個多義詞彙,下面将介紹其不同的含義,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寫法,古時候的漢字書寫方式,例句以及相關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1. 含義

在中文中,艾納可以指代一個人名或一個地名,也可以用作一個姓氏。此外,它還有其他不同的含義,這取決于上下文。

2. 拆分部首和筆畫

艾納的字形由"艹"和"㐅"組成,"艹"是草字頭部首,"㐅"則是表示音符的部首。它的總筆畫數為7畫。

3. 來源和繁體寫法

艾納這個詞是中國漢字的一個普通詞彙,沒有特定的來源故事。在繁體字中,"艾"字的字形保持不變,但"納"字的字形會稍有不同。

4.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艾納的字形可能會有些差異,不過這些差異并不影響其含義和發音。

5. 例句

以下是一些使用艾納這個詞的例句:

- 他的名字是艾納。

- 艾納是我們這個城市的一個地名。

6. 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與艾納相關的一些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組詞:艾瑪、納爾、艾延

近義詞:納、慧納、納西

反義詞:喪、痹、讷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