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篡夺君位而绝其后。《汉书·五行志上》:“ 成帝 母 王太后 临朝,委任 王莽 ,将篡絶 汉 ,堕 高祖 宗庙。”
篡绝
该词为古汉语复合词,需拆分释义:
1. 篡
指非法夺取权位或地位。《汉语大字典》释为“非法夺取”,特指臣子以不正当手段夺取君位。如《孟子·万章上》载“而居尧之宫,逼尧之子,是篡也”。
来源:《汉语大字典》(第2版),四川辞书出版社。
2. 绝
此处意为“断绝、终结”。《王力古汉语字典》释“绝”有“断绝宗嗣”之义,如《左传·襄公四年》“天降丧于周,俾我兄弟并有乱心,以为伯父忧,我一二亲昵甥舅不皇启处,于今十年,勤戍五年。余一人无日忘之,闵闵焉如农夫之望岁,惧以待时。伯父若肆大惠,复二文之业,弛周室之忧,徼文、武之福,以固盟主,宣昭令名,则余一人有大愿矣。昔平王命我先君文侯曰:‘与郑夹辅周室,毋废王命!’今诸侯不期而会盟津者八百,不期而会者,其志同也。诸侯有异志者,吾从而讨之。伯父若不忘周室,施及寡人,以奖天衷,抑岂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若犹未也,余一人其敢自逸?敢布腹心!”中“绝其世”即断绝后嗣。
来源:《王力古汉语字典》,中华书局。
复合义
“篡绝”指通过篡夺权位导致王朝或宗族世系断绝,多用于描述弑君夺位并灭绝其血脉的行为。如《史记》载田常“篡齐”后诛杀公族,即属“篡绝”之例。
注:该词未被《现代汉语词典》《辞海》等现代辞书收录,属古汉语专有表述,需结合历史文献理解其语境。
“篡绝”是一个汉语词语,指通过非法手段夺取君主或统治者的权力,并断绝其合法继承或延续。具体解释如下:
“篡”意为用阴谋或暴力夺取权力(如篡位),“绝”指断绝、终结。合起来指通过非法手段推翻原有统治,并彻底终结其政权或血统延续。
源自《汉书·五行志上》记载:“成帝母王太后临朝,委任王莽,将篡絶汉,堕高祖宗庙。”此处指王莽篡夺汉朝政权,终结刘氏统治。
现代可扩展至其他领域的权力争夺,例如企业控制权的非法夺取。该词带有明显贬义,强调手段的不正当性和结果的彻底性。
“篡绝”常用于描述政权更迭中的极端行为,结合历史典故使用时需注意其语境。如需更多例句或文化背景,可参考《汉书》或权威词典来源。
璧流离不嗄草就冲隐初月村门大集体丹室盗劫得失遁名改作二齐飞布妃子分镳焚杅傅父腹民诰券苟随鳏寡孤独红裳会射骄矜尽勾九死厄局屈开画夸脱懒洋洋乐岁林草淋涔沴孽六行厖厚每当梦撒撩丁黾池难兄难弟叛附泡头钉求福禳灾曲线美丧门鬼伤忡沈窘蔬蔌摅意四冲私恚调嘴学舌湍濑鵚鹙卫蘧吴先主乌杂相呕小小不然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