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贬退。《荀子·仲尼》:“主疏远之,则全一而不倍;主损絀之,则恐惧而不怨。”
“损绌”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方面综合解释:
损绌(sǔn chù)指贬退,即降低职位或地位,带有贬斥、疏远的含义。该词多用于古典文献或正式语境,现代使用频率较低。
损(sǔn)
绌(chù)
如需进一步了解组词或古籍用例,可参考《荀子》原文或汉语词典。
损绌是一个汉字词语,意为亏损或削减。它描述了事物质量或数量的减少,或者财务上的损失。
损绌的拆分部首是手(扌)和辶。其中,手表示与手有关,辶表示与行动有关。它的拼音发音为sǔn zhuì。
损绌的总笔画数为12划。
损绌是一个古代汉字,源自于《康熙字典》。它的繁体字形为損續。
在古时候,损绌的写法稍有不同。它的古汉字形为
1. 由于市场竞争激烈,他的销售额损绌了10%。
2. 企业一年亏损超过了预期的损绌。
1. 损失(sǔn shī):表示失去了某种物质或非物质的财富,损失了某种东西。
2. 削减(xiāo jiǎn):表示减少数量或程度。
1. 减少(jiǎn shǎo):意为使数量或程度减少。
2. 影响(yǐng xiǎng):表示导致负面结果或改变。
1. 增加(zēng jiā):意为使数量或程度增加。
2. 增益(zēng yì):表示获得利益或增加。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