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措词和神态。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恶得及第》:“ 思谦 词貌堂堂, 鍇 见之改容。”
“词貌”是一个汉语复合词,由“词”和“貌”两部分构成,具体含义如下:
词貌(拼音:cí mào)指措辞和神态的结合,即通过语言表达时的用词与说话者的神情、态度共同构成的表现形式。例如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恶得及第》中记载:“思谦词貌堂堂,鍇见之改容”,即通过语言和仪态展现了人物风采。
词
指语言中的最小表意单位(如词语、语句),也特指韵文形式(如宋词)。在“词貌”中侧重指措辞方式。
貌
本义为面容(如容貌、相貌),引申为外在表现(如礼貌、全貌),还可表示事物的状态(如古书注解中的“飞貌”指飞的样子)。此处强调神态、仪态。
多用于描述人物言行举止的统一性,例如:
如需进一步了解“词”或“貌”的单独释义,可参考汉典、沪江词典等来源。
《词貌》是一个汉语词汇,它的意思是指语词在形态上的外貌或表现。它描述了一个词语的结构、构成和组合方式。
《词貌》这个词可以拆分成两个部分:词(部首:讠,笔画:7)和貌(部首:豕,笔画:6)。
《词貌》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这个词的词义发展与语言研究和文学创作的需要有关。
《词貌》这个词的繁体字为「詞貌」。
在古代汉字写法中,「词貌」的写法可能会有所不同。根据古代字典和文献记载,有可能以「辭貌」或「辞貌」的形式出现,但它们的意思和现代汉字的词貌相同。
以下是一些使用《词貌》的例句:
与《词貌》相关的组词有:词义、词组、词缀、词性等。
与《词貌》近义的词语有:字形、字义、字词学等。
与《词貌》反义的词语有:字音、语义、词汇等。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