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辞调的意思、辞调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辞调的解释

(1).诗文的声韵。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文章》:“今世音律谐靡,章句偶对,讳避精详,贤於往昔者多矣。宜以古之製裁为本,今之辞调为末,并须两存,不可偏弃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乐府》:“至於 魏 之三祖,气爽才丽,宰割辞调,音靡节平。”

(2).语音。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印度总述》:“而 中印度 特为详正,辞调和雅,与天同音,气韵清亮,为人轨则。”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辞调"是汉语中具有复合语义的古典文学术语,主要包含以下两层含义:

一、音韵格律层面 指诗文中辞藻声韵的调配规律。古代文论强调"辞调相宜",即通过平仄、对仗、押韵等手法实现音律和谐。例如《文心雕龙》提出的"声转于吻,玲玲如振玉;辞靡于耳,累累如贯珠",即是对辞调美学的具体描述。

二、风格特征层面 指文学作品呈现的整体语言风格。清代姚鼐在《古文辞类纂》中将辞调分为"阳刚"与"阴柔"两大体系,前者如苏轼《赤壁赋》的雄浑壮阔,后者如柳宗元《小石潭记》的清丽婉约。这种风格差异通过用词力度、句式长短、修辞手法等维度实现。

该术语常见于古代文艺理论著作,现代多用于古典文学研究领域。权威典籍如《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年修订版)第11册第893页对此词有专项释义,可查阅中华书局《古代汉语词典》电子版获取更详尽的古典用例解析。

网络扩展解释

“辞调”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包含以下两层含义:

1.诗文的声韵

指诗文在音律、节奏上的和谐美感。例如:

2.语音

特指语言的音韵特点。例如:


注意:需区分“辞调”与“词调”。“词调”多指填词的格律(如词牌名)或诗文的风格,而“辞调”更侧重声韵与语音的表达。若需进一步探讨相关概念,可参考古典文论或音韵学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备要弼疑波老儿乘间尘轨尺波电谢辞谒窜窃村头村脑第二鼎跱荻竹陡坡反光灯丰标不凡风声干辅犷族古典文学鬼屋滚肚索国邑候坞画皮鲸铿静悄悄精确度句抹鞫情开度郎屋兰裓撂蹶子骊龙珠龙驷麻絇美疢蠛子内外孙农晨弄璋飘堕辟公青琅编磬悬茕困软浪赛诗会深文周内事后石竹疏易竦健天合同恤通业魏公扫微职兀者匣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