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鉏治的意思、鉏治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鉏治的解释

剪除;整治。 宋 沉辽 《伯少卿埋铭》:“民顽,悍吏多为奸,公至逾年,峻法鉏治。”《朱子语类》卷一一四:“私意窃发,随即鉏治,虽去枝叶,本根更在。”《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二十年》:“ 煒 在官,鉏治凶恶无所贷。”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鉏治是汉语中一个较为生僻的复合词,其核心含义为耕锄整治,特指通过锄草、松土等方式治理农田,引申为对事物的整顿与修治。以下从形、音、义三方面解析:

一、字形与字源

二、词义解析

  1. 本义:农田耕作

    「鉏治」指用锄头除草、松土,属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重要环节。元代农学家王祯在《农书》中记载:「鉏治频数,则地熟而苗旺」,强调反复锄地可提升土壤肥力。

  2. 引申义:整顿修治

    扩展至对事务、问题的系统整治。如明代宋濂《燕书》载:「鉏治强梗,抚存鳏寡」,喻指铲除顽劣势力、安抚弱势群体。

三、典籍用例

四、现代使用

该词在现代汉语中已罕用,被「锄治」「整治」等替代,但仍在研究古籍、农史文献时出现。其构词逻辑(工具+动作)反映了汉语「动宾复合」的构词特点。


参考来源: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中华书局,2013)

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963)

王祯《王祯农书》(农业出版社,1981)

宋濂《宋学士文集》(四部丛刊本)

贾思勰《齐民要术》(商务印书馆,1956)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古籍出版社,1955)

网络扩展解释

“鉏治”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一、基本释义

“鉏治”指剪除、整治,常用于描述通过严厉手段清除不良现象或整顿治理。其中:

二、文献用例

  1. 政治治理
    宋代沈辽在《伯少卿埋铭》中提到:“民顽,悍吏多为奸,公至逾年,峻法鉏治”,指官员通过严法整治官吏腐败。

  2. 思想修正
    《朱子语类》卷一一四中比喻:“私意窃发,随即鉏治,虽去枝叶,本根更在”,形容对错误思想的表面修正。

  3. 惩处恶行
    《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二十年》记载官员“鉏治凶恶无所贷”,强调对凶恶之徒的彻底铲除。

三、注意事项

建议需要深入探究的读者查阅《朱子语类》《续资治通鉴》等原始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财绅采用阐导谗怒澄波城建戴南担石洞察一切肥田草非彝愤抑槁丧关押亨泰合体黄老君唤仗回澜徽行结草虫金翅扇旧因开首课册渴念坤轴老景梁鸿案两禁理棹緑蒂面旋明刑不戮目瞪心骇目眊能臣排尿气喘麒麟书穷问气业燃灼蓐母上佼尚食生民涂炭审行设舝石磉水难思想内容素心人头条吞占未央宫翁仲夏江城闲聒泻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