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绿色的蒂。花或瓜果与枝茎相连的部分称蒂。 晋 夏侯湛 《石榴赋》:“接翠萼於緑蒂兮,冒红芽以丹鬚。” 唐 刘长卿 《家园瓜熟诗》:“事去人亡跡自留,黄花緑蒂不胜愁。” 宋 乐史 《杨太真外传》卷下:“緑蔕含霜,芳流綺殿。金衣烂日,色丽彤庭。”
緑蒂是汉语中一个较为生僻的复合词,由“緑(绿)”和“蒂”两部分构成。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的释义,“緑”指青中带黄的颜色,常用于描述植物或自然景物;“蒂”指花、叶、果实与枝茎相连的部分,如“瓜熟蒂落”。两字组合后,字面义为“绿色的蒂”,多用于文学语境中,形容植物果实或花叶连接处呈现的鲜嫩青绿色状态。
从构词结构看,“緑蒂”属于偏正式合成词,中心语素“蒂”前加修饰语素“緑”,与“绿叶”“绿芽”等词的构词法一致。在古诗词中可见类似用法,如清代《广群芳谱》记载的“朱樱绿蒂垂琳琅”,即用“绿蒂”描绘樱桃果实的青翠连接部位。
该词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主要见于植物学文献或文学性较强的文本。例如《中国植物志》在描述柑橘类果实时,曾用“緑蒂宿存”指代果柄保持鲜绿的状态。由于属于专业领域词汇,建议在具体语境中结合权威工具书《汉语大词典》或《辞海》进一步验证其用法。
“緑蒂”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结合多个来源综合解释如下:
緑蒂(拼音:lǜ dì)指绿色的蒂,即花或瓜果与枝茎相连的部分。其中“蒂”是植物果实连接根茎的结构,如“瓜熟蒂落”中的“蒂”。
该词常见于古典诗文,例如:
如需进一步了解组词或例句,可参考古典文献或组词词典。
安札瀑溜宝物陂渠崩乱布帘不转头长法臣妾赤壤冲斥出声榱橑殚精竭力稻苗得意忘象谛号独守返跸方挺風向袋浮危高飞远遁果得国破家亡浩浩汤汤豪气未除呵察槐芽饼换鹅手黄明胶混进贱微劫束刻刻乱世凶年旅服緑叶緑花草毛裤千变千指衾裳秦筝赵瑟禳灾三千水闪离手套说嘴打嘴籔箕讨取题亲蚊翼污迹伍浓五野诬引下半截下辈子萧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