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素心人的意思、素心人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素心人的解释

心地纯洁、世情淡泊的人。 晋 陶潜 《移居》诗之一:“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 清 李渔 《慎鸾交·赠妓》:“难轻信,只怕荣华能变素心人。” 孙世伟 《次小柳和朴庵见贻韵》:“回首素心人已去,瑶华端不隔诗盟。” 苏曼殊 《碎簪记》:“吾每日以‘勋爵勋爵,入阁入阁’诸名词见累,正欲得素心人一谈耳。”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素心人”是一个富有传统文化意蕴的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指向内心纯净、性情淡泊、不慕名利的人。以下从词典释义、文化内涵及权威引用角度进行详细阐释:


一、词典释义与字源解析

  1. “素”的本义与引申

    “素”原指未经染色的白色生绢(《说文解字》:“素,白緻繒也”),引申为朴素、本色、无修饰的状态。在“素心”中,“素”强调内心的本真与纯粹,不受世俗浮华侵染。

  2. “素心人”的完整定义

    • 传统释义:指心地纯洁、志趣高雅、安于清贫的隐逸之士或文人。
    • 现代引申:泛指淡泊名利、真诚质朴的人,注重精神追求而非物质欲望。

      例证:陶渊明《移居》诗“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以“素心人”喻指乡间超脱世俗的邻里。


二、文化内涵与哲学渊源

  1. 儒家与道家的思想融合

    “素心”契合儒家“君子固穷”的操守与道家“返璞归真”的理想。《庄子·刻意》提倡“纯素之道,唯神是守”,强调心灵纯净方能通达天道。

  2. 文人精神的象征

    古代诗词中,“素心人”常与“菊花”“松竹”等意象并提,象征高洁品格。清代张潮《幽梦影》称:“菊以渊明为知己,梅以和靖为知己……素心以素心人为知己”,凸显其文化符号意义。


三、权威辞书与学术参考

  1. 《汉语大词典》

    收录“素心”词条,释为“纯朴之心”,引《文选·颜延之〈陶徵士诔〉》“弱不好弄,长实素心”佐证(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年版)。

  2.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王力主编)

    注解“素”含“朴素、本色”义,指出其反义为“饰”“华”(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4版)。

  3.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定义“素心”为“本心;纯洁的心地”,例词“素心人”保留古语色彩(商务印书馆,2016年)。


四、现代语境的应用

当代使用中,“素心人”多用于褒扬两类特质:


综合参考文献:

: 罗竹风主编. 《汉语大词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

: 王力等.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商务印书馆,2005.

: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商务印书馆,2016.

网络扩展解释

“素心人”一词源自东晋陶渊明的《移居》诗,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综合解析:

一、词源与基本含义
“素心”指纯洁无杂念的心灵,“素心人”即形容内心纯净、淡泊名利的人。该词最早见于陶渊明诗句“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表达对简朴生活的向往。核心特质包括:无世俗欲望杂念、真诚待人、专注当下( )。

二、历史语境中的解读
晋代文人常用此词描述隐逸之士,如清代李渔在《慎鸾交》中写道“荣华能变素心人”,反衬出对淡泊品格的珍视()。纪晓岚曾以“心如枯井,不计利害”定义素心境界,强调超脱世俗的态度()。

三、文化延伸与哲学内涵

  1. 生活态度:主张在平凡中保持雅趣,如素心人可通过简朴家居、自制餐食等创造生活意趣()。
  2. 处世智慧:《菜根谭》将“不贪”视为素心人的特质,提倡以理性与豁达应对世事()。
  3. 精神象征:李叔同被评价“做一样,像一样”,体现素心人对专注力的极致追求()。

四、现代意义
当代语境中,“素心人”不再局限于隐士形象,而是强调在快节奏社会中保持内心澄澈,通过专注生活细节实现自我疗愈()。如陶渊明诗句至今仍被引用,说明这种价值观的普适性。

别人正在浏览...

阿没拜官拔群出萃辩护不秋草鬯草酬许大后儿点的斗茶凤凰蜕氛嚣焚轶高山大川高溪钩带黑甜乡鸿隙后门花林粉阵欢鬨讳迹魂骸家里较箸竭力惊潨靖郭氏浄丽旧中国絶丽可愿灵旗龙标夺归冥兆配神平日青田罄宇秋庄稼气象一新期周冗赋睿好三蘖市寸树彩死産素简讨负替补听懂通被头脸头足愿枉墨矫绳枉说桅顶霞焰谐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