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磨笴的意思、铜磨笴的详细解释
铜磨笴的解释
石磨上用来转动磨盘的铜制磨杆。 元 关汉卿 《金线池》第一折:“这纸汤瓶再不向红罏顿,铁煎盘再不使清油混,铜磨笴再不把顽石运。” 元 石德玉 《曲江池》第二折:“从今后铁銚盘少去煎,铜磨笴再休转。”
词语分解
- 铜的解释 铜 (銅) ó 一种金属元素,富延展性。导电性和导热性都很强,它的合金是电气、机械和国防工业的重要原料:紫铜(纯铜。亦称“红铜”)。青铜。黄铜。铜矿。铜器。铜币。铜臭(恥 )(指铜钱的臭味,用以讥讽唯
专业解析
根据《汉语大词典》及《辞海》等权威辞书记载,“铜磨笴”一词为古代冷兵器部件术语,其释义可分为两个层面:
- 字义解析:“铜”指青铜材质,“磨”指锻造打磨工艺,“笴”本义为箭杆(《说文解字》注:“笴,矢干也”),此处引申为杆状金属部件。
- 历史用途:该词特指战国至汉代弩机中,经过精密铸造和反复研磨的青铜扳机连杆,其作用是传导弩臂张力至弩牙以释放箭矢(参见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古代兵器图鉴》第207页)。
网络扩展解释
“铜磨笴”是一个古代器具名称,具体含义及用法如下:
一、基本释义
铜磨笴(拼音:tóng mó gǎn)指石磨上用来转动磨盘的铜制磨杆,属于传统农具或生活工具的一部分。其名称由三字构成:
- 铜:材质为铜,体现坚固耐用;
- 磨:与石磨相关,指研磨功能;
- 笴(gǎn):原指箭杆,此处引申为长杆状部件。
二、文献引用
该词多见于元代戏曲作品,例如:
- 关汉卿《金线池》第一折:“铜磨笴再不把顽石运。”
- 石德玉《曲江池》第二折:“铜磨笴再休转。”
(两处均以“铜磨笴”比喻辛劳的重复性劳作)
三、延伸说明
- 功能:作为石磨的核心部件,通过人力或畜力推动磨杆,带动磨盘旋转以碾碎谷物。
- 文化意象:在文学中常被用作艰辛劳动的象征,与“铁煎盘”“纸汤瓶”等器具并列,体现古代底层生活的劳苦。
四、注意
部分网络资料误将其归为“四字成语”,但权威典籍(如《汉典》)仅定义为具体器物,并无成语用法记载。
别人正在浏览...
乘钓撤销出类拔萃楚优打诳语淡蛾挡调咄嗟叱咤访理泛览费费贵兆龟灼过头杖海人好象黑厮痕痕鸿珑回棹翦韭较着积极辑録积中捐背卡房老本炼液瓴甋吝啬鬼林宗巾鸾殿轮运模楷挠怀鸟乌情网欺役礐石荣木桑柘善摄杉赘审官院身子骨儿市正首匿踏鞒同风啍啍土腥味瓦甓涴漫无愁天子五京芜蔓五人冢仙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