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百鸡问题的意思、百鸡问题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百鸡问题的解释

中国古代著名算题。原载《张邱建算经》卷下第三十八题:“今有鸡翁一值钱五,鸡母一值钱三,鸡雏三值钱一。凡百钱买鸡百只,问鸡翁、母、雏各几何?”如设鸡翁数为x,鸡母数为y,鸡雏数为z,就可得一次不定方程组:x+y+z=100,5x+3y+13z=100。原书虽列出全部三组正整数答案:(4,18,78)、(8,11,81)、(12,4,84),但对解法根据没有详述。后世很多人研究此题,并各自得出解法,称为“百鸡术”。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百鸡问题是中国古代数学中的经典名题,最早见于南北朝时期数学家张丘建所著的《张丘建算经》卷下第三十八题。该问题以家禽买卖为背景,提出了一道关于不定方程的实际应用题,其核心内容为:"今有鸡翁一,直钱五;鸡母一,直钱三;鸡雏三,直钱一。凡百钱买百鸡,问鸡翁、母、雏各几何?"

从数学角度分析,该问题需要解满足以下条件的非负整数解: $$ begin{cases} x + y + z = 100 5x + 3y + frac{z}{3} = 100 end{cases} $$ 其中$x$代表公鸡数量,$y$代表母鸡数量,$z$代表小鸡数量。通过消元法可化简方程为$7x +4y=100$,最终求得三组有效解:(4,18,78)、(8,11,81)、(12,4,84)。该解法体现了中国古代数学对整数解问题的早期探索。

作为世界数学史上最早的不定方程问题记载,《张丘建算经》的百鸡问题比欧洲同类研究早一千余年。宋代数学家杨辉在《续古摘奇算法》中进一步推广了该问题的解法,明代程大位《算法统宗》则将其编成歌诀流传,成为民间算术教育的经典案例。该问题在现代数学史研究中具有重要地位,钱宝琮、李俨等数学史家均对其解题方法进行过系统考证。

注:引用来源依据《中国科学技术史·数学卷》(科学出版社)、《九章算术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中国古代数学名著选读》(高等教育出版社)等权威学术著作。

网络扩展解释

百鸡问题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数学问题,其名称源自《张丘建算经》中的经典算题。以下从多个角度进行详细解释:

  1. 历史背景
    该问题最早见于南北朝时期数学家张丘建的著作《张丘建算经》(约公元5-6世纪),是书中最后一题,开创了中国数学史上“一问多答”的先例。其核心是通过鸡的数量与总价的关系,探索不定方程组的整数解。

  2. 数学描述
    题目设定为:用100文钱买100只鸡,其中公鸡每只5文,母鸡每只3文,小鸡3只1文。设公鸡数为$x$,母鸡数为$y$,小鸡数为$z$,可列方程组:
    $$ begin{cases} x + y + z = 100 5x + 3y + frac{z}{3} = 100 end{cases} $$
    由于小鸡数量$z$需为3的倍数,实际求解时需结合穷举法。

  3. 解法与答案
    通过约束条件消元可得$7x + 4y = 100$,进而得到三组非负整数解:

    • $(4,18,78)$:4公鸡、18母鸡、78小鸡
    • $(8,11,81)$:8公鸡、11母鸡、81小鸡
    • $(12,4,84)$:12公鸡、4母鸡、84小鸡
      这是《张丘建算经》明确记载的结果。
  4. 意义与影响
    百鸡问题是中国数学史上首个涉及三元一次不定方程组的案例,展现了古代数学家对整数解的深刻理解。现代常以此题比喻“同一问题存在多种有效解法”的现象。在计算机领域,该问题也成为穷举算法设计的经典案例。

别人正在浏览...

鞭笞鸾凤比来差譌丞尉辞要簇簇新翠黄大不恭地漏冻雀逗趣防隔泛授甘珍告导公宪狗骨诡歹国际互联网和容悦色和上将作长史激发金人之箴急景决溢夸父追日梨花带雨麟鸿鸾咽鹤唳闾閈马革盛尸麻胡麻脸莽泱马牛风猛利狞狰脓包女宗瓯杓娉财签河青艳全甲容容神权十目十手书估赎款殊死逃官田公外监外事文治武力无任徒乡化遐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