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哀牢的意思、哀牢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哀牢的解释

我国古代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文选·班固<东都赋>》:“自 孝武 之所不征, 孝宣 之所未臣,莫不陆讋水慄,奔走而来宾。遂绥 哀牢 ,开 永昌 。” 李善 注引《东观汉记》“以 益州 徼外, 哀牢 王率众慕化。地旷远,置 永昌郡 也。” 范文澜 《中国通史简编》第三编第六章第一节:“ 永昌 是古哀牢族( 乌蛮 别种)居地。”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哀牢"是汉语中具有多重文化内涵的专有名词,主要包含以下两个义项:

一、古族名 指中国古代西南地区少数民族部落联盟。《汉语大词典》记载其活动范围在今云南保山、临沧一带。据《后汉书·西南夷列传》记载,哀牢部落在东汉时期归附中央政权,其首领被授予"哀牢王"封号,成为古代西南边疆重要政治实体。该部族以龙图腾崇拜和稻作文化著称,其青铜器制作技艺对西南民族文化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二、地理名称

  1. 哀牢山:横亘云南中部的山脉,《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标注其北起大理州,南至红河州,全长约500公里。作为云贵高原与横断山脉分界带,其最高峰大磨岩峰海拔3166米,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所在地。
  2. 哀牢县:汉代设置于今云南盈江县境内的行政建制,《华阳国志》载该县属永昌郡管辖,是古代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现存哀牢故城遗址被列为云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现代考古发现显示,哀牢文化遗存中包含大量刻纹铜鼓、编钟等礼器,印证了《史记》所述"哀牢夷,种人皆刻画其身,象龙文"的文化特征。中国科学院民族学研究所近年通过DNA检测证实,哀牢部落后裔主要分布在德昂族、布朗族等当代少数民族中。

网络扩展解释

“哀牢”一词的含义可从历史、语言、文化等多角度综合解析,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本释义

“哀牢”是我国古代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及其所建政权的名称。最早见于《后汉书》,东汉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哀牢王归附汉朝后,朝廷在此设立永昌郡。

二、词源解析

  1. 图腾说:源自当地少数民族对虎图腾氏族的称呼,意为“虎氏族居地”()。
  2. 傣语音译:
    • 一说源于傣语“哀隆”,意为“大哥”,引申为部族联盟首领的称谓();
    • 另一说接近傣语“AiLong”,意为“酒气”或“老大”()。

三、历史背景

四、文化关联

  1. 地名留存:云南哀牢山因古哀牢国得名,现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 现代研究:哀牢文化研究聚焦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其青铜器等文物反映了独特的民族文化交融()。

五、现代意义

该词既是历史记忆载体(如《徐霞客游记》记载的哀牢山险峻地貌),也是民族学、历史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对象,相关遗址和生态区已成为文旅热点()。

别人正在浏览...

埃蔼熬油费火拔毛济世八位鞁马本剽苍黎侧声长锭常度成都卖卜出恭牌垂基赐休盗迹递换洱河发奋图强富溢刚强宫闼皓夜红派司槐安梦唿啦啦呼天叫地憍淫假税阶段结韤唧唧哝哝纪念号金指甲蹶然闿门课调款东诳天两相情愿灵谈鬼笑门簿妙艺跷足抗手穷寡旗袍阮貂换酒散氏盘僧録生意经视如敝屣耍把戏送声随化梭叶蜩蟉童装望尘追迹无産阶级邪人斜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