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ame of a Buddhist temple] 佛殿名
与村东大佛阁逼似。——《聊斋志异·促织》
“大佛阁”一词的含义可以从以下方面综合解释:
“大佛阁”指供奉大型佛像的佛殿或楼阁建筑,属于佛教场所的专有名称。该词最早见于《聊斋志异·促织》中的描述:“与村东大佛阁逼似”,表明其作为地标性宗教建筑的特征。
重庆潼南大佛阁
始建于唐代,原为五檐琉璃顶建筑,明代改建为七檐,是我国最早使用全琉璃顶的古建筑之一,现存世界第七大室内装金摩岩大佛。
太原净因寺大佛阁
金代重建的窑洞式建筑,高约十米,内藏金代至明代的彩塑佛像,具有独特的建筑风格和艺术价值。
乐山大佛阁(大像阁)
唐代为保护乐山大佛而建,高约90米,十三层楼阁式建筑群,覆盖佛像及佛龛,被誉为古代佛教建筑史上的奇迹,后毁于战乱。
大佛阁多为多层楼阁式结构,兼具宗教功能与建筑艺术价值。例如潼南大佛阁的七檐琉璃顶、净因寺的窑洞式构造,均体现了不同时代的建筑技艺。
作为佛教文化载体,大佛阁不仅用于供奉佛像,还常与石窟、摩崖造像等结合,形成综合宗教景观,如乐山大佛阁与摩崖石刻的共生关系。
如需了解具体景点的完整信息,可查阅相关网页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