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大传的意思、大传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大传的解释

(1).《周易》中解释经(卦辞、爻辞)的传,凡七种,即《彖》、《象》、《文言》、《繫辞》、《说卦》、《序卦》和《杂卦》。也称大传。《史记·太史公自序》:“《易大传》:‘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涂。’”

(2). 汉 初 伏胜 所著《尚书大传》的简称。《晋书·五行志上》:“ 汉 兴,承 秦 灭学之后, 文帝 时, 虙生 创纪《大传》,其言五行庶徵备矣。”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汉语大词典》与《辞海》对“大传”的释义可分为经学专名与普通名词两类:

一、经学专名释义

  1. 指《礼记》第十六篇《大传》,该篇以阐释周代宗法制度为核心,包含丧服、宗庙、亲属关系等礼制规范。郑玄注称其“记祖宗人亲之大义”,清代朱彬《礼记训纂》引吴澄观点,认为“此篇广引《丧服传》之义而推演之,故曰《大传》”。

  2. 特指《尚书大传》,此为西汉伏胜门徒辑录的尚书学文献,包含《虞传》《夏传》等篇章,郑玄曾为之作注,属于汉代今文经学重要著作,《四库全书总目》评价其“于经文之外掇拾遗文,推衍旁义”。

二、普通名词释义

《辞海》释为“广泛传播”,如《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载“大汉之德,逢涌原泉……大传于天下”,此处指德政的广泛传扬。现代汉语中亦保留此用法,如“家风大传后世”。

注:本文释义综合自《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9版)及《四库全书总目》经部书类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

“大传”一词主要有以下两种含义,具体解释如下:

一、《周易》中的“大传”

指《周易》中解释卦辞、爻辞的七种传文,合称《易传》,包括:

  1. 《彖传》(解释卦辞)
  2. 《象传》(解释卦象与爻辞)
  3. 《文言》(专论乾、坤两卦)
  4. 《繫辞》(总论《周易》原理)
  5. 《说卦》(说明八卦象征)
  6. 《序卦》(解释六十四卦顺序)
  7. 《杂卦》(对比卦义异同)

例如《史记·太史公自序》引用了《易大传》的内容:“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涂”。

二、《尚书大传》的简称

汉初学者伏胜(伏生)所著,是对《尚书》的注释和补充。该书在汉代具有重要地位,《晋书·五行志》提到其“言五行庶徵备矣”,是研究早期经学的重要文献。


两种含义均属于古代经典注释范畴,需结合具体文献语境区分。前一种侧重《周易》哲学体系,后一种属于《尚书》的扩展解读。

别人正在浏览...

板桐兵人冰室尘垢触石麤质搭伙丹荑钓射儿童心理学放唐锋镝分馏溉盥膏粱锦绣贡楛夬决国姓爷海外关系闬闳寒花黑月燋劳鸡祸喇喇蛄,拉拉蛄狼吞虎噬劳罢老格料及烈火轰雷丽汉遴考流沉六衢离校生詈责纶阁民爵男女老小泞潦浓挚疲氓瓶罍之耻啓碇清门静户人多口杂人间词话肉囊囊商确生龙活现生善神通广大台翰太忙生谈古田土頽势帷幕微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