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传的意思、大传的详细解释
大传的解释
(1).《周易》中解释经(卦辞、爻辞)的传,凡七种,即《彖》、《象》、《文言》、《繫辞》、《说卦》、《序卦》和《杂卦》。也称大传。《史记·太史公自序》:“《易大传》:‘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涂。’”
(2). 汉 初 伏胜 所著《尚书大传》的简称。《晋书·五行志上》:“ 汉 兴,承 秦 灭学之后, 文帝 时, 虙生 创纪《大传》,其言五行庶徵备矣。”
词语分解
- 大的解释 大 à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 指大小的对比: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 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大局。大众
- 传的解释 传 (傳) á 转(僴 )授,递:传递。传输。传戒。传统。言传身教。 推广,散布:宣传。流传。传名。传奇(a.中国唐代兴起的短篇小说;b.中国明、清两代盛行的长篇戏曲;c.指情节离奇或人物行为超乎寻常
网络扩展解释
“大传”一词主要有以下两种含义,具体解释如下:
一、《周易》中的“大传”
指《周易》中解释卦辞、爻辞的七种传文,合称《易传》,包括:
- 《彖传》(解释卦辞)
- 《象传》(解释卦象与爻辞)
- 《文言》(专论乾、坤两卦)
- 《繫辞》(总论《周易》原理)
- 《说卦》(说明八卦象征)
- 《序卦》(解释六十四卦顺序)
- 《杂卦》(对比卦义异同)
例如《史记·太史公自序》引用了《易大传》的内容:“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涂”。
二、《尚书大传》的简称
汉初学者伏胜(伏生)所著,是对《尚书》的注释和补充。该书在汉代具有重要地位,《晋书·五行志》提到其“言五行庶徵备矣”,是研究早期经学的重要文献。
两种含义均属于古代经典注释范畴,需结合具体文献语境区分。前一种侧重《周易》哲学体系,后一种属于《尚书》的扩展解读。
网络扩展解释二
《大传》这个词是什么意思、拆分部首和笔画、来源、繁体、古时候汉字写法、例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等。
大传(dà zhuàn)是一个汉语词汇,意为“大型的传记”。它可以拆分为“大”和“传”两个部分。其中,“大”是一个部首,表示大小、广阔;而“传”是一个具体的字义,表示传记或传说的意思。在字形上,“大”字有三笔的笔画,而“传”字有六笔的笔画。
《大传》这个词来源于古代文献和历史记载,并逐渐形成了现代汉语中的一个词汇。在繁体字中,大传通常被写作“大傳”。在古时的汉字写法中,有时会将“大传”的两个字分别写作“大傳”,分开且每个字的字形形态可能略有差异。
以下是一个关于《大传》的例句:“这本《大传》详细地叙述了这位伟大政治家的一生与事业。”这句话中,用到了《大传》这个词来形容一本关于某个人生平事迹的巨大传记。
一些与《大传》相关的组词有:传记、传说、大事、大事记等。这些词语都与描述人物的伟大事迹或传闻有关。
一个与《大传》近义的词语是:“大事记”。这个词语也在描述重大事件的发展和历史记录方面有相似的含义。
《大传》的反义词有可能是“小传”或 “短传”,这些词语用来表示对人物事迹的简短叙述或者不太重要的传记。
希望以上内容能对你有所帮助!如果还有其他问题,欢迎继续提问。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