愤世的意思、愤世的详细解释
愤世的解释
愤恨世事的不平。《汉书·邹阳传》:“今人主沉諂諛之辞,牵帷廧之制,使不羈之士与牛驥同皁,此 鲍焦 所以愤於世也。” 唐 韩愈 《后汉三贤赞》之二:“愤世著论,《潜夫》是名。” 王横 《哭子美》诗:“得毋愤世深,飘然竟相弃。”
词语分解
- 愤的解释 愤 (憤) è 因不满而忿怒或怨恨:气愤。愤悱(郁闷)。愤慨。愤怒。愤然。悲愤。激愤。愤恚。公愤。义愤填膺。愤世嫉俗。 笔画数:; 部首:忄; 笔顺编号:
- 世的解释 世 ì 一个时代,有时特指三十年:世代(.很多年代;.好几辈子)。世纪(指一百年)。流芳百世。 一辈一辈相传的:世袭。世家(.封建社会中门第高,世代做官的人家;.《史记》中诸侯的传记)。 人间,以与天
专业解析
愤世(fèn shì)是一个汉语复合词,由“愤”与“世”组合而成,其核心含义指对社会现实、世俗风气或人情世故感到强烈不满、憎恶与愤慨。以下从词典学角度详细解析其含义:
-
基本释义与词性
指对所处的时代、社会现状或普遍的人情世态怀有深刻的失望、不满和愤怒情绪。常带有批判、疏离甚至厌弃的色彩。该词多用作动词性成分(如“愤世嫉俗”),或作为定语修饰名词(如“愤世之情”)。
-
字源解析
- 愤 (fèn):本义指烦闷、郁结于心,引申为因不满而激动、发怒。《说文解字》释为“懑也”,段玉裁注:“愤者,积于心之谓也。” 在“愤世”中,强调因社会不公、道德沦丧等现象而激起的强烈负面情绪。
- 世 (shì):指世间、社会、时代风尚、人情世故等。《玉篇》释为“代也”,引申为人世、社会。 在“愤世”中,“世”是“愤”的对象,指代整个社会环境及其弊端。
-
深层含义与情感色彩
“愤世”表达的不仅是简单的生气,更包含:
- 理想与现实的落差感:对现实社会未能达到理想状态(如公平、正义、真诚)的失望。
- 道德批判性:对虚伪、势利、腐败、不公等社会丑恶现象的强烈谴责和憎恶。
- 疏离感与孤独感:持有此情绪者常感到与世俗格格不入,甚至产生逃避或对抗心理。其情感强度介于“不满”与“憎恶”之间,带有明显的消极和悲观倾向。
-
常见用法与语境
“愤世”极少单独使用,常以以下形式出现:
- 愤世嫉俗:这是其最常用的固定搭配。“嫉俗”指憎恨、厌恶庸俗的世态人情。“愤世嫉俗”整体形容对不合理的社会和习俗表示愤恨憎恶,强调批判态度更为全面和激烈。
- 愤世者:指持有愤世态度的人。
- 愤世之言/之作:指表达对社会不满的言论或文学作品(如某些讽刺文学、批判现实主义作品)。
-
文学与文化意蕴
在中国文学传统中,“愤世”常与文人志士的忧患意识、批判精神相联系。例如屈原在《离骚》中对楚国黑暗政治的痛斥,鲁迅杂文对国民劣根性的深刻剖析,都体现了强烈的愤世情怀。它反映了知识分子或敏感个体对社会责任的担当和对美好价值的坚守。
“愤世”一词深刻描绘了一种因目睹社会黑暗面而产生的、带有批判性和疏离感的强烈不满与愤怒情绪。其核心在于对社会现状的否定性评价和由此引发的道德义愤,是理解中国文化和文学中批判现实主义精神的重要词汇。
参考来源:
-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 (2016). 现代汉语词典 (第7版). 商务印书馆. 【释义基础】
- 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 (1986). 汉语大词典.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字义解析】
- 王力等. (1999). 古代汉语 (校订重排本). 中华书局. 【词汇用法与情感色彩】
- 罗竹风 主编. (1986). 汉语大词典.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愤世嫉俗”词条】
- 袁行霈 主编. (2005). 中国文学史. 高等教育出版社. 【文学意蕴阐释】
网络扩展解释
“愤世”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fèn shì,指对社会现状或世俗风气感到不满、憎恶,带有强烈的批判情绪。以下是详细解析:
一、基本释义
“愤世”指因对现实社会的不公、道德沦丧或世俗弊病感到愤怒而产生怨恨心理,常见于表达对黑暗现实的批判。例如:
- 、均强调其核心含义为“对社会现状不平的愤恨”;
- 进一步指出,该词多用于有正义感的人对“黑暗现实和不合理习俗的憎恶”。
二、词源与经典引用
-
古籍出处
- 《汉书·邹阳传》提到“鲍焦所以愤于世也”,借历史人物鲍焦表达对世道的愤懑;
- 唐代韩愈《后汉三贤赞》中“愤世著论”,形容以文字批判社会不公;
- 王横《哭子美》诗中“得毋愤世深”则展现诗人对现实的失望。
-
近现代用法
现代语境中常与“嫉俗”连用,如“愤世嫉俗”,形容对世俗的全面批判态度(、)。
三、使用场景与注意事项
-
常见搭配
- 批判性语境:如“愤世嫉俗”“愤世分子”;
- 文学表达:用于形容文人或思想家对社会的反思。
-
情感导向
- 正面意义:体现对社会问题的敏锐洞察与正义感;
- 负面意义:过度愤世可能导致偏激行为,如提醒“年轻人勿因委屈愤世而铤而走险”。
四、例句参考
- “知识让我们愤世嫉俗,聪明让我们铁石心肠。”
- “愤世嫉俗者知道所有东西的价格,却不知其价值。”
- “世风日下,竟有愤世分子危害社会安宁。”
“愤世”既包含对社会不公的批判精神,也可能演变为极端情绪。使用时需结合语境,区分其积极反思与消极偏激的双重性质。更多经典用例可参考《汉书》《潜夫论》等文献,或查阅汉典、查字典等权威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拔还傍掣宝训暴章编队熛怒驳尧苍黄翻复残客抽动促音噹啷啷打问帝统东沙群岛惰容风变逢蒙视负罚航路和辩横拖竪拉宏毅荒耄护跸鹄观豁达大度货籴火毬火者经年羁仆旧名窠丝糖鲙虫拦子马蛉蜻隆薄毛桃描黛泮宫抛砖引玉鹊不停热嘈嘈褥草升则胜仗设位士胄瘦牛数码相机缩舌贪苛韬戎腾踯停搁雾纹厢巡霄衢屑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