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节的意思、安节的详细解释
安节的解释
谓遵守一定的节度,不作非分之想。语本《易·节》:“安节,亨。《象》曰:安节之亨,承上道也。” 王弼 注:“得位而顺,不改其节,而能亨者也。” 宋 宋祁 《赐陕西西路沿边经略招讨都部署司敕》:“但当循经费之式,去自润之私,取仰於官,均惠於众,由兹底绩,夫何间然!安节坦怀,毋或疑惮。”
词语分解
- 安的解释 安 ā 平静,稳定:安定。安心。安宁。安稳。安闲。安身立命。安邦定国。 使平静,使安定(多指心情):安民。安慰。安抚。 对生活工作等感觉满足合适:心安。安之若素(遇到不顺利情况或反常现象像平常一样对待
- 节的解释 节 (節) é 竹子或草木茎分枝长叶的部分:竹节。节外生枝。 物体的分段或两段之间连接的部分:关节。两节车厢。 段落,事项:节节(一段一段地,逐步)。节目。 中国历法把一年分为二十四段,每段开始的名称
网络扩展解释
“安节”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是遵守一定的节度,不作非分之想,强调在行为或思想上保持自律、顺应规范。以下是详细解释:
基本释义
- 字义解析:“安”指安定、稳定,“节”指节度、规矩。组合后表示恪守本分、不越轨,尤其在面对诱惑或压力时保持克制和理性。
出处与哲学内涵
- 源自《周易·节卦》的爻辞:“安节,亨。象曰:安节之亨,承上道也。”(王弼注:“得位而顺,不改其节,而能亨者也。”)
这里强调顺应所处位置(如身份、职责)的规范,通过自我约束实现顺利通达,蕴含着儒家“守正”的伦理观。
使用场景
- 个人修养:如克制私欲、遵守道德准则;
- 社会规范:如工作中遵循制度,人际交往中尊重礼节;
- 历史语境:古代常用来形容官员廉洁奉公或君子修身之道。
现代意义
在当代,“安节”可引申为理性面对诱惑、避免极端行为,例如消费主义中的节制、网络言论中的分寸感等,体现传统智慧对现实的指导价值。
网络扩展解释二
安节(ǎn jié)一词的意思是安定的时节。它是由两个部首组成的汉字,分别为安部和节部,拆分后的笔画数为7。安节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献中,用以描述岁月平稳、太平安乐的时节。在繁体字中,安节的写法与简体字相同。在古时候写汉字时,安节一词的写法并没有太大的变化。以下是一个关于安节的例句:祝你度过一个安节的假期!
组词:安定、安乐、节日、时节、安稳
近义词:平安、太平、和平、安宁
反义词:动荡、不安、混乱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