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麤食的意思、麤食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麤食的解釋

粗劣的飯菜。《宋書·宗悫傳》:“先是,鄉人 庾業 ,家甚富豪,方丈之膳,以待賓客,而 慤 至,設以菜葅粟飯,謂客曰:‘ 宗 軍人,慣噉麤食。’ 慤 緻飽而去。”一本作“ 粗食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麤食"是漢語中一個較為古雅的詞彙,其核心含義可從字形、字義及文化内涵三個層面進行解析:

一、本義解析

  1. 字形溯源

    "麤"為"粗"的異體字,《說文解字》釋:"麤,行超遠也。從三鹿。" 段玉裁注引申為"疏略"之意(許慎《說文解字》中華書局影印本)。"食"指食物,合稱即指加工簡略、未加精制的食物,與"精食"相對。如《漢書·食貨志》載"民食麤粝",顔師古注:"麤,糙米也"。

  2. 具體指代

    古代多指三類食物:

    • 糙米:未精細碾磨的谷物,保留米糠層(《齊民要術·飧飯》);
    • 粗糧:豆類、黍稷等雜糧(鄭玄《周禮注疏》);
    • 簡烹之食:少油鹽調味的清淡餐食(朱熹《四書章句集注》"疏食菜羹"注)。

二、引申義與文化内涵

  1. 生活态度象征

    儒家視"麤食"為修身載體,《論語·鄉黨》載孔子"飯疏食,飲水",體現安貧樂道精神。程頤釋:"疏食,菜食也...聖人不以口腹累志"(《二程遺書》卷十五)。

  2. 養生哲學體現

    中醫典籍強調麤食的保健價值,《黃帝内經·素問》主張"五谷為養",明代醫家李時珍指出糙米"通血脈,和五髒"(《本草綱目·谷部》),與現代營養學全谷物理論契合。

  3. 農耕文明印記

    古代災荒時"麤食"為保命之糧,《救荒本草》詳錄榆皮、蕨根等代食品制法,反映傳統社會應對糧食危機的智慧(萬國鼎《中國農學史》)。

三、權威文獻佐證

  1. 文字學依據

    《漢語大字典》(第二版)明确标注:"麤"同"粗",釋義"糙米;粗劣食物"(四川辭書出版社,2010年,P.4893)。

  2. 曆史語用實證

    敦煌寫卷S.5637《祭驢文》有"麤餐豆麥"記載,印證唐代民間用語(黃征《敦煌俗字典》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

  3. 跨學科研究支持

    農史研究證實,漢代舂米出糙率約70%(《漢代糧食加工技術考》,農業考古,2001(3)),佐證"麤食"為古代主流膳食。


注:本文釋義綜合文字學、曆史文獻及文化研究成果,核心依據來自《漢語大字典》《說文解字注》等權威辭書,并參證農史、醫學典籍原始記載。

網絡擴展解釋

“麤食”是一個較為生僻的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1.基本詞義

2.字形與演變

3.現代關聯概念

4.使用注意

總結

“麤食”本義為粗劣的飯菜,因字形演變逐漸被“粗”替代。現代“粗食”則衍生出健康飲食的内涵,兩者需結合語境理解。

别人正在浏覽...

晻薆白殭百折不屈鮑魚之肆缽帒材理長跑禅那抄略春生秋殺甸邑鬥強發歲風警扶抱剛敏格天徹地狗國乖常歸禾鼓旗合共紅鮮花主渾撥四惑變儉可養廉徼冀糾錯決事比刻察空冥髋骨狼藉臨時工流夜汗巒丘滿破着瞀瞀浼渎冥漠之都牧畜千米窮困潦倒求凰任保人月圓哨所蛇鬼適己十六樓瘦筇屬好天文台偉士文場文章國先德鄉族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