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剖杀,割剥。《书·泰誓上》:“焚炙忠良,刳剔孕妇,皇天震怒。” 孔颖达 疏:“刳剔谓割剥也。”《墨子·明鬼下》:“昔者 殷王 紂 ……播弃黎老,贼诛孩子,楚毒无罪,刳剔孕妇,庶旧鰥寡,号咷无告也。”《魏书·萧衍传》:“遂使顽嚚子弟,肆行淫6*虐;狡猾羣小,纵极贪惏;剥割苍生,肌肉略尽;刳剔黔首,骨髓俱罄。”《新唐书·韦处厚传》:“ 李载义 数破 沧 、 镇 兵,皆刳剔以献, 处厚 戒之,前后完活数百千人。”
(2).削除,铲除。 宋 陆游 《直奉大夫陆公墓志铭》:“上官委以事,公至忘寝食寒暑,以趋事赴功。在 玉山 时,刳剔蠹弊,根原窟穴,毫髮必尽。”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刳剔汉语 快速查询。
“刳剔”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kū tī,主要包含以下两层含义:
剖杀、割剥
指古代一种极其残酷的刑罚,特指剖开孕妇腹部取出胎儿的行为。例如《书经·泰誓上》记载:“焚炙忠良,刳剔孕妇”,描述商纣王暴行。该词在《墨子·明鬼下》中也被引用,强调其血腥性。
削除、铲除
引申为彻底清除弊端或腐坏事物。如宋代陆游《直奉大夫陆公墓志铭》提到“刳剔蠹弊”,指根除积弊。
如需进一步了解例句或历史背景,可参考《墨子》《书经》等古籍,或查字典等工具书。
刳剔是一个汉字词语,具有以下含义:
1. 指使用尖锐的工具剖开、割断或去除,常用于医学术语中。
2. 指残忍地剥夺或除去,比喻破坏和残害。
该字的拆分部首是“刀”和“攵”,总计12画。
刳剔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语言使用。这个词的繁体字写法为「刳剔」。
在古代汉字的书写中,「刳剔」的写法稍有不同。其中,“刳”的古代写法是「區」,而“剔”的古代写法是「剴」。
以下是一些例句,展示了“刳剔”这个词在句子中的用法:
1. 整个实验过程中,我们需要刳剔掉杂质,以保证结果的准确性。
2. 这部电影刳剔了人性的黑暗面,引发观众的深思。
刳剔的一些组词包括:刳剔肌肉、刳剔心脏、刳剔病变组织。
刳剔的一些近义词包括:剥夺、剜除、割舍。
刳剔的一些反义词包括:保护、爱护、尊重。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