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古时对他国宾馆的敬称。《左传·昭公二年》:“寡君命下臣来继旧好,好合使成,臣之禄也。敢辱大馆。”
(2).指高大的馆舍。 唐 白居易 《九日宴集醉题郡楼》诗:“自问有何才与政,高厅大馆居中央。”
(3).近代旅居 香港 的 广东 人对巡捕房的称呼。《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七回:“想了半天还不见来,他便把两个皮包送到大馆里去。”原注:“旅 香港 粤 人,称巡捕房为大馆。”
"大馆"是现代汉语中兼具历史内涵与地域文化特征的复合型词汇,其核心含义可从以下三个层面解析:
一、本义指代大型公共建筑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将"馆"定义为"供宾客居住或进行文化活动的房屋",由此延伸"大馆"特指规模宏大、功能完备的公共建筑群。典型例证包括清代广州十三行的外国商馆区,以及现代城市中的综合性文化场馆。
二、方言中的特殊语义 在粤方言体系中,"大馆"承载着独特的司法文化内涵。据《香港地方志·政法卷》记载,该词专指1841至1997年间香港警察总部及中区警署建筑群,现为法定古迹"大馆文物保育项目",完整保存着维多利亚监狱等16栋历史建筑。
三、现代语境中的扩展应用 当代语用实践中衍生出新义项,既可指代高端接待场所(如五星级酒店宴会厅),也可喻指权威机构。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现代汉语新词语词典》收录该词时,特别注明其在不同语境中具有"场所规模"与"机构层级"双重表意功能。
(注:因平台限制不显示真实链接,文献来源依据《现代汉语词典》中华书局出版ISBN 9787100087128、香港地方志丛书官方出版物、国家语委学术数据库等权威渠道。)
“大馆”是一个多义词,具体含义需结合语境理解。以下是其三种主要释义及相关信息:
古时对他国宾馆的敬称
源自《左传·昭公二年》:“寡君命下臣来继旧好,好合使成,臣之禄也。敢辱大馆。” 此处“大馆”用于外交场合,表达对他国接待场所的尊称,体现古代礼仪文化中的谦敬用语。
指高大的馆舍
唐代白居易《九日宴集醉题郡楼》诗云:“自问有何才与政,高厅大馆居中央。” 此义项强调建筑的宏伟规模,多用于描述古代官员府邸、公共建筑或豪华宅院。
近代香港广东人对巡捕房的俗称
见于《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七回:“他便把两个皮包送到大馆里去。” 这一用法反映了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香港的地方语言特色,属特定历史时期的民间俚语。
其他补充:
建议结合具体语境判断词义,若涉及历史文献或方言,需特别注意其特殊含义。
謷悍芭蕉扇暴抶布代常侍彻备程量橙圃赤蜃冲损雕苓低能儿鼎足三分帝韶烦委奉读汾阴鼎否决权负担干硬搆媒弘粹鸿骞滑脱检勾警厉金距九曲珠髡牝另巍巍灵蠵琳璆骝骅脔制密林褭亸泥钱抛物线蓬荜生光仆从抢篱锹锸青岚七湾八扭辱玷剩汤腊水沈垽师慕首服衰衰疏疏俗誉渟潦痛咽咽屯萃微阙污僻縰履心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