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首服的意思、首服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首服的解释

同“ 首伏 ”。指头上的冠戴服饰。《周礼·天官·追师》:“掌王后之首服,为副编次,追衡笄,为九嬪及外内命妇之首服,以待祭祀宾客。”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三代改制质文》:“首服藻黑。”

同“ 首伏 ”。《东观汉记·和熹邓后传》:“宫人盗者,即时首服,不加鞭箠,不敢隐情。” 唐 柳宗元 《零陵三亭记》:“宿蠹藏姦,披露首服。” 金 元好问 《续夷坚志·萧卞异政》:“未加拷讯,随即首服。”参见“ 首伏 ”。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首服”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多重含义,主要分为以下两类:

一、古代服饰文化中的含义(、、)

  1. 基本定义
    首服也称“头衣”“元服”,泛指古代裹首的冠戴服饰,包括帽子、头巾等。例如冕、冠、巾等均属首服,其中冕是最高级别的首服,为帝王、诸侯祭祀时佩戴。

  2. 社会功能
    首服不仅是头部装饰,更是身份地位的象征。例如《周礼》记载王后、九嫔等需佩戴特定首服参与祭祀,而普通百姓多用巾、帽御寒或便利劳作。

  3. 文化意义
    古代男子蓄发,首服成为“头等大事”,如《春秋繁露》提到“首服藻黑”,通过材质、样式区分等级贵贱。


二、法律术语中的含义(、、)

指犯罪人实施亲告罪(需被害人告诉才处理的罪行)后,主动向有告诉权的人坦白罪行,并同意其向司法机关控告的行为。特点包括:


补充说明

两种含义的“首服”在古籍中均有记载,例如《东观汉记》中“宫人盗者,即时首服”指坦白罪行,而《零陵三亭记》“披露首服”则可能涉及服饰或自首的双关表达。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词义。

网络扩展解释二

首服

首服是一个具有一定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的汉字词语,其含义有多重解释。该词可以拆分为“首”和“服”两个字,每个字都有自己的部首和笔画数。以下是对首服的详细解释:

【拆分部首和笔画】

拆分部首:
首(shǒu)- 首部 (shǒu bù)- 首字部首 (shǒu zì bù)
服(fú)- 月部 (yuè bù)- 服字部首 (fú zì bù)

拆分笔画:
首(shǒu)- 部首笔画数:5笔
服(fú)- 部首笔画数:8笔

【来源】

首服这个词的来源与古代官职制度有关。在古时候,新任命的官员或重要职位的人员要进行“首服”仪式,即第一次正式穿上官服并行使职务。它被用来表示官员就职典礼的重要性,标志着权力的交接和责任的承担。

【繁体】

首服的繁体字为「首伏」。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首服的文字写法可能与现代有所不同。然而,目前尚无确切的文献记载可指引其古时的写法。因此,关于古时候汉字写法的研究仍然存在一定的争议。

【例句】

1. 新官正式上任,需要参加首服典礼。
2. 面对首服的重任,他表示将尽职尽责。

【组词】

首届、服侍、首席、新任首相

【近义词】

就职、官宣、授职

【反义词】

离职、解职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