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垂象的意思、垂象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垂象的解释

显示征兆。古人迷信,把某些自然现象附会人事,认为是预示人间祸福吉凶的迹象。《易·繫辞上》:“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 唐 丁泽 《龟负图》诗:“天意将垂象,神龟出负图。”《水浒传》第十六回:“ 保正 梦见北斗七星坠在屋脊上;今日我等七人聚义举事,岂不应天垂象!”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垂象”是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汉语词汇,主要从古代天文学和哲学思想中衍生而来。其核心含义可解析如下:

  1. 字义分解与基本含义

    • 垂:本义为自上而下悬挂、落下,引申为自上而下的显示、降临、赐予。
    • 象:指天象、现象、征兆、形象。特指自然界(尤其是天空)呈现出的具有象征或预示意义的景象。
    • 合义:“垂象”指上天或自然界向下显示某种景象、征兆或迹象。它强调这种显示是自上而下的,带有某种启示性或预示性。
  2. 核心概念与应用

    • 天人感应思想的体现:在中国古代哲学(尤其是儒家和谶纬学说)中,“垂象”是“天人感应”观念的核心表达之一。认为天(或自然)与人事相通,天能干预人事,预示吉凶祸福;人的行为也能感应上天,天会通过特定的自然现象(如日食、月食、彗星、祥云、陨石、异常气象等)来显示其意志、警示或嘉奖。例如,《周易·系辞上》所言“天垂象,见吉凶”,即指上天通过显示天象来昭示人间的吉凶祸福。
    • 预示与警示:“垂象”常被视为上天对人间政治得失、道德兴衰、未来事件的预示或警告。统治者需观察天象(垂象),解读其含义,并据此调整政策、修德禳灾。
    • 祥瑞与灾异的来源:祥瑞(如景星、庆云、甘露)被视为上天褒奖的“垂象”;灾异(如地震、洪水、荧惑守心)则被视为上天谴责的“垂象”。
  3. 现代理解与用法

    • 在现代汉语中,“垂象”一词的使用频率较低,主要出现在研究古代哲学、历史、文化、天文学的学术语境中,或用于书面语、文学作品中以表达类似“天降征兆”、“自然显示迹象”的古典意味。
    • 其核心意义仍保留着“上天/自然显示征兆”这一基本内涵,但现代人通常不再将其与神秘的天人感应必然联系,而更侧重于理解其为一种古人对自然现象进行文化解读的方式。

权威来源参考:

“垂象”意指上天或自然界向下显示具有预示或象征意义的景象或征兆,是中国古代“天人感应”哲学思想的核心概念之一,主要用于解释自然现象与人间事务(尤其是政治、道德)之间的联系。其权威释义可在《汉语大词典》、《古代汉语词典》等大型语文工具书及《周易》等元典中找到依据。

网络扩展解释

“垂象”是汉语中一个具有传统文化色彩的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综合解析:

  1. 基本定义
    指上天通过自然现象向人间显示征兆,古人认为这些现象与人事祸福吉凶相关。例如《易·繫辞上》提到“天垂象,见吉凶”,强调自然现象被赋予预示意义。

  2. 文化背景与来源
    该词源于古代天人感应思想,常见于占卜、命理等领域。如提到,垂象是“上天垂怜世人受苦”的事前警示,需通过敏锐观察才能捕捉。典型例子包括《水浒传》中北斗七星坠落的梦境被解读为聚义举事的预兆。

  3. 相关概念区分
    与“现象”“物象”形成逻辑关联:

    • 垂象:事前隐晦征兆(如星象异动)
    • 现象:具体事件发生(如灾害或祥瑞)
    • 物象:事件带来的结果(如丰收或战乱)
  4. 现代视角
    当代多将其视为传统文化中的象征性表达,反映古人对自然与命运关联的探索,而非科学认知。

若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文献案例或历史演变,可参考《周易》、唐代丁泽《龟负图》等作品中的相关记载。

别人正在浏览...

闭门造车逼清玻璃纸不狎车份陈羹崇圣寺弹子涡地动山摧顶门户独善繁条稾鞂告终养国有企业还退河厅回禄户绝诨耍间见层出骄逸激沟金价进羡击壤钧石举座箜篌昆仑使者敛思旒旍例行卢沟桥落忍朦胴盟载明媚摩肩接踵谋议凝想配备坯布辟寒金铅水弃井起末铨镜散漫沙岫慎敬时行水浆思过半四海一家私钱夙构天各一方题记托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