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棘的意思、垂棘的详细解释
垂棘的解释
春秋 晋 地名,以产美玉著称。后借指美玉。《左传·僖公二年》:“ 晋 荀息 请以 屈 产之乘与 垂棘 之璧,假道於 虞 以伐 虢 。” 杜预 注:“ 垂棘 出美玉,故以为名。”《文选·班固<西都赋>》:“翡翠火齐,流耀含英,悬黎垂棘,夜光在焉。” 吕向 注:“悬黎、垂棘,皆璧也。” 北周 庾信 《谨赠司寇淮南公》诗:“ 虢 亡垂棘返, 齐 平寳鼎归。” 唐 元稹 《出门行》:“白珩无颜色,垂棘有瑕累。”
词语分解
- 垂的解释 垂 í 东西一头挂下:垂杨柳。垂钓。垂直。垂线。垂手(a.表示容易;b.表示恭敬)。垂泪。垂髫(头发下垂,指儿童)。垂头丧气。 敬辞,用于别人(多是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行动:垂爱。垂怜。垂询。 传下去
- 棘的解释 棘 í 酸枣树,茎上多刺;泛指有刺的苗木:荆棘。棘手(喻事情难办)。棘刺。棘针。 针形的刺:棘皮动物。 古同“戟”,兵器。 笔画数:; 部首:木; 笔顺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垂棘”是一个具有历史与文学双重含义的词汇,其解释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一、基本词义
-
古地名
指春秋时期晋国的一处地名,以盛产美玉闻名。据《左传·僖公二年》记载,晋国曾以“垂棘之璧”作为外交礼物,与虞国交换伐虢的通道。
-
美玉的代称
因垂棘产玉,后世逐渐用“垂棘”借指美玉。例如班固《西都赋》中“悬黎垂棘,夜光在焉”,即以垂棘象征珍宝。
二、文学引用
垂棘在诗词中常被用作典故,例如:
- 北周庾信《谨赠司寇淮南公》:“虢亡垂棘返,齐平宝鼎归”,暗喻失而复得的珍贵之物。
- 唐代元稹《出门行》:“白珩无颜色,垂棘有瑕累”,通过对比突出垂棘玉的瑕疵,表达世事难全的哲思。
三、其他解释
部分文献提到“垂棘”是古代“夜明珠”的别称,但这一说法未见于权威典籍,可能为后世衍生释义。
“垂棘”本为产玉之地,后演变为美玉的代称,并在文学中承载了珍宝、得失等意象。其含义需结合具体语境分析,历史渊源可参考《左传》等经典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二
垂棘(chuí jí)是一个汉语词汇,表示某物上突出的刺或尖刺。这个词可以拆分为两个部首,左边是“卩”部,右边是“木”部。它的笔画数为13笔,其中“卩”部有2笔,“木”部有11笔。垂棘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早期的汉字演变过程。
在繁体字中,垂棘的写法为「垂」+「棘」。垂的繁体字形状与简体字相似,而棘的繁体字形状为「⺁」+「木」。繁体字在一些地区和场合仍然被使用。
古代汉字的写法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发生改变。关于垂棘的古时候汉字写法,可能存在多种形式。然而,我并不清楚具体的古代写法。可能需要进一步研究才能找到确切的答案。
下面是一个关于垂棘的例句:他被树上的垂棘刺伤了手指。
与垂棘相关的词汇包括:“刺”、“尖刺”、“倒刺”等。这些词可以用来描述具有类似特征的物体。
反义词方面,垂棘没有明确的反义词。然而,如果需要表达相反的含义,可以使用“光滑”、“柔软”等词语。
希望这些回答对你有帮助!如果还有其他问题,我会乐意回答。
别人正在浏览...
鞍驮百两金半解抱伏薄劣薜萝衣惩艾淳化阁帖麤强达旦道衔大长斗缝发奸摘伏芳树梵馆飞柱愤愤不平龟判滑淖滑熟回斾秽俗徽帜嘉亨交戞嗟唶街邻金莲烛进颂据险开球可泣可歌列岳藜光黎瘼丽姝粝粢买红买讬漫浸灭不过哪样内鬨疲单钱褡子岂惟蜷曲荵冬韧力乳食色笔生寇树墩宿膳筒子斤斗托胎威名猥细午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