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署的意思、纲署的详细解释
纲署的解释
管理纲运之官署。 唐 代为各道转运使司。 唐 赵元一 《奉天录》卷二:“公( 韩滉 )虑敖仓之粟不继,忧王师之絶粮。遂于 浙江 东西,市米六百万石,表奏御史四十员以充纲署。 淮 汴 之间,楼船万计。中原百万之师馈粮不竭者, 韩公 之力焉。”
词语分解
- 纲的解释 纲 (綱) ā 提网的总绳。 事物的关键部分:大纲。纲领。纲目。纲要(.提纲;.概要)。 中国从唐代起转运大批货物所行的办法:一纲(把货物分批运行,每批车辆船只的计数编号)。花石纲。生辰纲。 生物学分
- 署的解释 署 ǔ 办理公务的机关:专署。公署。官署。 布置:部署。 签名,题字:签署。署名。署字。 暂代:署理。兼署。 笔画数:; 部首:罒; 笔顺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关于“纲署”一词的详细解释如下:
一、基本含义
“纲署”是唐代设置的官方机构,专门负责管理“纲运”事务。其中“纲”指大规模物资运输的组织形式(如花石纲、漕运纲队),而“署”指官署机构。
二、职能与背景
-
核心职能
统筹物资调运,尤其保障粮食、税赋等战略物资的跨区域运输,通过水路(如汴河、淮河)或陆路转运至京城或军事要地。
-
行政归属
隶属于各道(唐代行政区)的转运使司,属于财政运输体系的重要环节。其运作直接影响中央财政和军队补给。
三、历史实例
唐代赵元一《奉天录》记载:韩滉曾为保障平叛军队粮草,在浙江东西两地购粮六百万石,并派遣四十名御史组建临时纲署,协调大规模漕运。这一举措有效解决了中原百万军队的粮草危机。
四、词义扩展
“纲”在古汉语中延伸出“系统管理”的含义(如纲举目张),而“署”强调官方属性,二者组合体现了唐代对战略物资运输的体系化管控。
注:如需考证原始文献,可参考《奉天录》《旧唐书·食货志》等史料。
网络扩展解释二
纲署(gāng shǔ)一词的意思:
纲署一词常见于古代文献中,多指主要的规划或纲要。它可以代表一个项目、计划、策略或大纲等的概要或总结。
拆分部首和笔画:
纲(纟+冉+罒)部首为纟,总共有5画;
署(罒+者)部首为罒,总共有5画。
来源:
纲署一词最初出现在我国古代文献中,主要用于描述制定具体计划或规划的过程。具体的来源及用法上的演变,需要详细考证与研究。
繁体:
纲署的繁体字为綱署。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书写中,纲署的写法与现代相似,字形没有太大变化。
例句:
1. 这份纲署为我们制定了明确的行动计划。
2. 请按照纲署执行,确保项目按时完成。
组词:
纲署可以与其他词语组合,形成新词,如:纲署计划、纲署制定、纲署草案等。
近义词:
近义词包括:纲要、大纲、蓝本。
反义词:
反义词包括:细节、零碎、局部。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