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象正的意思、象正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象正的解释

佛教语。象法、正6*法的合称。 南朝 齐 王屮 《头陀寺碑文》:“象正虽阑,希夷未缺。”

词语分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象正汉语 快速查询。

网络扩展解释

“象正”是佛教术语,为“象法”与“正法”的合称,常见于汉传佛教文献中。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基本释义

“象正”指佛教中的两个重要时期概念:

  1. 正法:佛陀在世及灭度后教法完整、修行证果的时期,通常认为持续500年。
  2. 象法(或“像法”):正法衰微后,教法形式尚存但修行证果渐少的时期,一般持续1000年。

二、佛教背景

佛教将教法流传分为三个阶段:正法→象法→末法。其中“象正”合称可能强调教法从鼎盛到形式化过渡的阶段。南朝齐王屮《头陀寺碑文》中“象正虽阑,希夷未缺”一句,即指即便象法与正法逐渐消逝,但佛法真谛仍未断绝。

三、文献出处

该词多见于佛教典籍及碑文注释,例如:

四、总结

“象正”作为佛教时间观的概念,反映了对教法演变的历史认知。需注意,“象”在此处通“像”,指相似但非本质的教法形式,与“正法”形成对比。更多文献例证可参考《头陀寺碑文》及相关佛教史研究。

网络扩展解释二

《象正》的意思

《象正》是一个成语,意为确实、真正。形容事物经过辩证分析后的正确判断。

拆分部首和笔画

《象正》这个成语由两个字组成,其部首分别为“象”和“正”。其中,“象”的部首是“豕”,总笔画数为11;“正”的部首是“止”,总笔画数为5。

来源和繁体

《象正》这个成语来源于《诗经·鄘风·石碏》:“象箸以中。”后来演变为现代汉语中的成语用法。在繁体字中,可以写作「像正」。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时候,「象正」成语的写法与现代汉字略有不同。根据《康熙字典》,「象正」在古代的写法为「⿳象人正」,其中「⿳」为古代的构字法,由左右两个构件,上面一个构件和下面一个构件构成的。这种写法在现代汉字中已经很少使用了。

例句

1. 他的分析非常深入,判断非常象正

2. 经过慎重考虑,我们做出了对于公司未来发展象正的决策。

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

组词:象征、正当、正直。

近义词:确实、准确、正确。

反义词:假象、失实、错误。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