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触蹈的意思、触蹈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触蹈的解释

触犯践踏。《三国志·魏志·牵招传》:“值京都乱, 苗 隐 见害, 招 俱与 隐 门生 史路 等触蹈锋刃,共殯敛 隐 尸,送丧还归。”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触蹈是由“触”与“蹈”组合而成的汉语复合词,其含义可从字源和语义融合角度分析:

  1. 字义解析
    • 触(chù):《汉语大词典》注为“以角抵物”,本义指物体接触,引申为冒犯、冲撞,如《易经·系辞》中“触类而长之”。
    • 蹈(dǎo):《说文解字》释为“践也”,指用脚踩踏,后衍生为遵循、实践之义,如《礼记·中庸》“践其位,行其礼,奏其乐”。
  2. 复合词释义

    “触蹈”在古汉语中多指因直接接触而引发的冒犯行为,或比喻因行动逾越规范而招致冲突。例如《后汉书·马援传》有“触蹈锋刃”之句,描述以身犯险的状态。

  3. 现代引申

    现代语境中,“触蹈”可抽象化为触碰禁忌或挑战底线,例如:“触蹈法律红线”指行为违反法规。该词强调主动性与后果的并存性,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

参考来源:《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说文解字注》(中华书局)。

网络扩展解释

“触蹈”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以下信息进行解释:

一、基本词义

“触蹈”由“触”和“蹈”两字组成:

二、使用场景

该词常用于批评违法乱纪或违背道义的行为,强调此类行为带来的严重后果。例如:

三、出处与典故

“触蹈”最早见于《三国志·魏志·牵招传》,记载了牵招与同伴冒生命危险护送逝者的事迹,突显其忠勇精神。部分网页提到《左传》为出处,但权威来源(如汉典)未支持此说法,可能为误引。

四、字义分解

五、总结

“触蹈”强调对法律或道德的破坏性行为,带有警示意味。其用法偏书面化,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多见于历史文献或成语引用。需注意与近义词“触犯”“践踏”的细微差别:“触蹈”更突出行为的主观故意性和后果严重性。

别人正在浏览...

艾安案抏背生儿本军鼻疽秉夷宾餞日月壁书璧瑗不约而同长拳成婚谶纬春见春装盗卖大涂大兄踧踖断线鹞子堕城父辈改过不吝该敏甘心氏孤立语果奁合杀黄麻紫泥霁媚纪念碑计偕簿举主刊木凌历门下坊面讯佩珍偏质跷怪起剥亲子如皋雉觞酒生尘升进蜃炭蛇祖石留黄事状狮子壶算择繀车樕朴陶犬瓦鸡腾龙穨陵完完无偿乌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