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恭敬有礼。《吕氏春秋·审应》:“使人战者,严駔也;意者恭节而人犹战,任不在贵者矣。”
“恭节”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两种主要解释,需结合权威来源综合说明:
一、基本含义
二、延伸含义 2.庄重庆祝节日(特定场景用法) 查字典等来源提出其可表示“以恭敬庄重的仪式庆祝节日”,但此用法未见于古籍,可能是现代语境下的扩展解释。
使用建议:
参考资料差异说明: 部分低权威网页(如、6)重复引用了《吕氏春秋》的经典释义,而的节日相关解释缺乏古籍佐证,建议使用时注意区分语境。
《恭节》是一个词语,意思是对重要节日或者纪念日表达敬意、庄重的态度。
《恭节》的拆分部首是心,笔画为7画。
《恭节》一词的来源是由汉字组成的,其中“恭”表示尊敬、恭敬,而“节”表示节日、纪念日。
《恭节》的繁体写法为「恭節」。
在古代,汉字《恭节》的写法并没有太大的差异,基本上和现在的写法保持一致。
以下是一些使用《恭节》这个词语的例句:
1. 我们应该以恭节的仪态庆祝国庆节。
2. 在春节这个恭节之际,人们互相拜访,传递祝福。
与《恭节》相关的组词有:
1. 恭敬:尊重、恭顺的态度。
2. 庆祝:庄重地庆贺、纪念某个重要的事件。
3. 仪态:举止、行为举止庄重、得体。
4. 祝福:对某人或某事表达美好的期盼和祝愿。
5. 纪念日:特定日期,用来庆祝或者纪念某个重要的事件或人物。
与《恭节》意思相近的词语有:
1. 庄重:庄严、肃穆的态度。
2. 逢年过节:遇到每年的传统节日时庆祝、庆贺。
与《恭节》意思相反的词语有:
1. 不敬:不尊重、不恭敬的态度。
2. 不庄重:轻率、不郑重的态度。
3. 普通的日子:指没有特殊意义、不值得庆祝的日子。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