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恭节的意思、恭节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恭节的解释

恭敬有礼。《吕氏春秋·审应》:“使人战者,严駔也;意者恭节而人犹战,任不在贵者矣。”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恭节”是汉语中具有礼仪文化特色的复合词,其核心含义可从以下四方面解析:

一、基本释义

“恭”指态度谦逊敬重,《汉语大词典》将其定义为“肃敬有礼”,如《论语·子路》中“居处恭,执事敬”;“节”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竹约”,引申为节制、法度,《礼记·中庸》强调“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二字组合后,“恭节”指言行既保持恭敬又不失分寸的品德规范。

二、深层文化内涵

该词蕴含儒家“克己复礼”思想,《孟子·离娄上》提出“恭敬之心,礼之端也”,说明恭敬需与礼法约束相结合。明代吕坤《呻吟语》中“恭而不近于谀,和而不至于流”进一步阐释了“恭节”的实践尺度。

三、应用场景

  1. 传统礼仪:古代祭祀、朝觐等仪式中,参与者需“进退有度,举止恭节”(《周礼·春官宗伯》记载)
  2. 文人修身:宋代朱熹《朱子语类》强调“持身以恭节为本”,成为士大夫阶层修养准则。

四、词源演变

该词最早见于汉代典籍,《汉书·艺文志》载有“礼恭节用”之说,至唐宋时期逐渐凝固定型。清代《佩文韵府》将其归入“德目类”,凸显道德属性。

(文献来源:1.中国社会科学院《汉语大词典》;2.中华书局《说文解字注》;3.商务印书馆《孟子译注》;4.上海古籍出版社《呻吟语全译》;5.中华书局《朱子语类》;6.国家图书馆《佩文韵府》影印本)

网络扩展解释

“恭节”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两种主要解释,需结合权威来源综合说明:

一、基本含义

  1. 恭敬有礼(主流解释) 见于《吕氏春秋·审应》,原文为:“使人战者,严駔也;意者恭节而人犹战,任不在贵者矣。”此处的“恭节”指态度恭敬且行为有礼节,强调对他人的尊重与礼貌。

二、延伸含义 2.庄重庆祝节日(特定场景用法) 查字典等来源提出其可表示“以恭敬庄重的仪式庆祝节日”,但此用法未见于古籍,可能是现代语境下的扩展解释。

使用建议:

参考资料差异说明: 部分低权威网页(如、6)重复引用了《吕氏春秋》的经典释义,而的节日相关解释缺乏古籍佐证,建议使用时注意区分语境。

别人正在浏览...

昂首天外阿小班氏庐暴上背道拨船蚩蚘敕宪觕弊点鬼録儿皇贰忒丰岳蜂舟棼烟刚辰高棉族归徕规窃龟珠鸿编黄陇荒乱话尾简素椒岸疾雷进见礼巨鏕柳腰眊了名城谋活暮霭槃固侯平盘钤缝其乐融融齐眉席清唱芹泥任责三豕筛余折麻伸眉视同路人食舆石子儿体法瞳睛通隣徒工涂林舞场无甔石五辂相徽消越夏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