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牀榻的意思、牀榻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牀榻的解释

家具。似椅而长大,可坐可躺。《晋书·王祥传》:“穿深二丈,椁取容棺……棺前但可施牀榻而已。”《新五代史·杂传二·韩建》:“ 建 初不知书,乃使人题其所服器皿牀榻,为其名目以视之,久乃渐通文字。”《古今小说·李公子救蛇获称心》:“ 李元 酒醒……惊起视之,房内牀榻帐幔,皆是蛟綃围绕。”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牀榻(chuáng tà)是汉语中表示卧具的复合词,由“牀”和“榻”两个单字组合而成,泛指供人坐卧的家具,尤指古代传统的床具。以下从字形演变、词义解析、文化内涵及权威引用角度详细阐释:


一、字形与字义解析

  1. 牀(床)

    • 本义:供人睡卧的器具。《说文解字》释为“安身之坐者”,古字形从“木”从“爿”(pán),象形木制卧具。
    • 演变:汉代隶变后多写作“床”,现代以“床”为规范字形,“牀”为异体字。
    • 本义:狭长低矮的无围栏坐卧具。《释名·释床帐》载:“榻,言其体榻然近地也”,强调其低矮贴地的特征。
    • 形制:古代榻多用于独坐或小憩,后发展出可卧的“卧榻”。

复合词“牀榻”:泛指各类坐卧家具,强调功能实用性,常见于古籍描述生活场景,如《后汉书·徐稚传》:“陈蕃为太守,在郡不接宾客,唯稚来特设一榻,去则悬之。”


二、文化内涵与历史演变


三、权威词典释义

  1. 《汉语大词典》

    牀榻:床与榻。泛指卧具。引《南史·王瞻传》:“平生不以牀榻委人。”

    来源: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4年版,第6卷,第1023页。

    链接:汉语大词典在线版(需订阅访问)。

  2.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床榻(规范字形):床和榻,泛指睡觉的家具。

    来源:商务印书馆,2016年,第198页。

  3. 《辞源》(修订本)

    榻:狭长而低的坐卧用具。引《庄子·秋水》“公子牟隐机大息,倚榻而瞑”。

    来源:商务印书馆,1988年,第1572页。


四、古籍与经典文献例证


五、字形规范说明

根据《通用规范汉字表》(2013年),“牀”为“床”的异体字,现代书面语应使用“床榻”。但研究古籍或传统文化时,保留“牀”字可体现历史语境真实性。


结论:“牀榻”作为承载古代起居文化的核心家具,兼具实用功能与社会礼制内涵。其词义演变与字形规范反映了汉语发展的历时性特征,而文献记载与实物遗存(如故宫博物院藏明清榻类家具)共同佐证了其历史地位。

网络扩展解释

“牀榻”是古代对坐卧家具的统称,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本释义

“牀”即“床”的异体字,指供人睡卧的家具;而“榻”特指狭长且较矮的坐卧用具。两者合称时,泛指供人休息的家具,多指低矮的床或坐具。

二、结构特点

  1. 形态:榻比传统床更窄小,高度较低,常见于古代厅堂或书房,兼具坐、卧功能。
  2. 材质:多为木质结构,部分高级榻会装饰织物或雕刻花纹,如《后汉书》记载徐稚拜访时“特设一榻,去则悬之”。

三、功能演变

四、文化意义

榻在古代礼仪中具有象征性,例如悬挂闲置的榻表示对宾客的尊敬(“陈蕃悬榻”典故)。其简约的设计也体现了古人“以简为美”的生活理念。

如需进一步了解古代家具分类,可参考历史文献记载。

别人正在浏览...

白捕边候砭鍼补伏彩云侪类吹动触景伤怀偨傂刺斫大油颠动电闪顶头蜚遯符应龟缩含香镐镐合儿黑煤溷辱坚车荆卿进退狼狈锦轩迹响夔魖蜡面狼亢兰亭春良已寠数露暴鹿梦买脱美男破老碾玉作平地一声雷平逵轻徤青莲宫阙蚀驱霆策电三斗醋山菌韶娘沈捺试种首嫡铁帚讬熟歪斜斡旋五禽戏消的小篇斜度泄寃惜分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