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陈农的意思、陈农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陈农的解释

《汉书·艺文志》:“至 成帝 时,以书颇散亡,使謁者 陈农 求遗书於天下。”后因以“陈农”指代搜求遗书者。 唐 司空曙 《送李嘉祐正字括图书兼往扬州觐省》诗:“儒官比 刘向 ,使者得 陈农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陈农在汉语词典中并非独立词条,而是特指中国汉代的一位重要历史人物及其职务行为,其含义需结合历史文献进行解释:

  1. 人物身份与职责

    陈农是西汉成帝时期(约公元前1世纪)的官员。根据《汉书·艺文志》记载,汉成帝因感宫廷藏书散佚严重,任命“光禄大夫刘向校经传诸子诗赋,步兵校尉任宏校兵书,太史令尹咸校数术,侍医李柱国校方技”,同时指派“谒者陈农”负责一项关键任务:求遗书于天下。这里的“谒者”是汉代官名,负责传达、引见等事宜。因此,“陈农”在此语境下代表一位奉皇帝之命,在全国范围内系统搜集、征集散落民间图书典籍的官员。

  2. 历史背景与贡献

    陈农的图书征集工作是西汉大规模官方校书、整理典籍活动(由刘向、刘歆父子主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秦始皇焚书和秦末战乱后,大量先秦文献散失。陈农奉命“求遗书于天下”,意味着他主持了全国性的图书文献征集工作,为后续刘向等人系统校勘、整理、编目(最终成果为《别录》、《七略》)奠定了文献基础。此事件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由政府主导的大规模图书整理与目录学编纂活动,对保存古代文化遗产至关重要。

  3. 后世解读与争议

    值得注意的是,有学者(如宋代史学家胡三省在《资治通鉴注》中)提出,“陈农”可能并非具体人名,而是指代“陈述农桑之事”的官员,或泛指负责此类事务的官职名称。但主流历史文献(尤其是《汉书》)及后世目录学史研究(如清代章学诚《校雠通义》)普遍将其视为具体人名,即那位负责搜求遗书的谒者。

  4. 引申含义与影响

    在文献学、目录学领域,“陈农求书”已成为一个典故性词汇,象征着政府主导的图书文献抢救、征集与整理工作。它代表了国家层面对于文化遗产保护、知识系统化整理的早期重要实践,对后世官方修书(如明代《永乐大典》、清代《四库全书》的编纂)产生了深远影响。

引用参考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

“陈农”是一个历史典故类词汇,其含义和出处主要与汉代文献整理相关,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核心含义

“陈农”原指汉代官员陈农,因受汉成帝派遣在全国范围内搜寻散佚书籍,后成为搜求遗书者的代称。该词出自《汉书·艺文志》记载:“至成帝时,以书颇散亡,使谒者陈农求遗书于天下。”()

二、历史背景与典故

  1. 背景
    西汉成帝时期,国家藏书因战乱散失严重,朝廷为恢复典籍,委派谒者(官职名)陈农负责在全国范围内搜集遗书,这一行动对汉代文献整理具有重要意义。

  2. 延伸用法
    唐代诗人司空曙在《送李嘉祐正字括图书兼往扬州觐省》中写道:“使者得陈农”,此处以“陈农”借指肩负文献搜集职责的官员()。

三、现代使用场景

该词多用于文史领域,特指:


提示:以上内容综合了《汉书》原始记载及历代文学引用,若需进一步考证,可查阅《汉书·艺文志》原文或相关历史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笔箭层穹缠齿羊传矢刺莓丛滋导体大长点金石调聚东里对待耳檐儿繁阴滚条黑漆板凳怀人豁畅碱性渐淤静谛进迫津贴酒觞夔凤纹刲割劳平镣琫淩驾漏迹莽眇妙手偶得牧师柰子酿乱糱麴女主人偏怜琵琶旧语前登牵着鼻子走啓才秦淮热忱溽夏韶美舍禁视若无睹试手俗好饕沓天方教田壤天容桐音微纤杴簸先知歙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