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诚正的意思、诚正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诚正的解释

谓心意真诚,思想端正。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事部一》:“ 宋 人硜硜守其所学,必欲强人主以从己,若 哲 、 徽 、 寧 、 理 ,皆昏庸下愚之资,而嘵嘵以正心诚意强聒之。彼且不知心意为何物,诚正为何事,若数岁童蒙,即以《左》、《国》、 班 、 马 读之,安得不厌弃也。” 清 王筠 《菉友肊说》:“其人有格致之功,乃辨德之大小;有诚正之功,乃能不踰。”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汤公》:“帝君检名曰:‘汝心诚正,宜復有生理。’”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诚正”是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汉语词汇,主要包含以下核心含义:

一、核心释义 “诚正”意指内心真诚无私,行为端正合乎道义。它强调内在品德(诚)与外在行为(正)的高度统一,是儒家修身思想的重要体现。该词常用来形容人的道德品质高尚,心地光明,行事公正。

二、字义分解

  1. 诚 (chéng):
    • 本义指真实无妄,不欺人,不自欺。核心是内心的真诚、忠实、专一。
    • 据《汉语大词典》,“诚”有“真心实意”、“真实”、“确实”等义项,是儒家道德修养的核心概念之一,如《礼记·中庸》言:“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
    • 在“诚正”中,“诚”侧重于内心的道德状态,即不自欺欺人,意念纯正。
  2. 正 (zhèng):
    • 本义指不偏斜,合乎标准、规范或道理。引申为正直、公正、端正。
    • 据《现代汉语词典》,“正”有“正直”、“正当”、“合乎法度或情理”等义项。
    • 在“诚正”中,“正”侧重于外在行为的规范与准则,即行为符合道德伦理和社会规范。

三、引证与源流 “诚正”一词直接源于儒家经典《大学》提出的“八条目”:

四、用法与示例 “诚正”主要用于形容人的道德品格:

“诚正”是一个融合了内在真诚(诚)与外在端正(正)的道德概念,是儒家修身思想的核心要求之一。它要求个体意念真实无妄,不存私欲欺瞒,并在此基础上使行为合乎道义,正直无私。这一概念深刻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对理想人格的追求。

参考资料来源:

  1. 《汉语大词典》 (权威汉语工具书,详细收录字词释义及书证)
  2. 《现代汉语词典》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商务印书馆出版,规范现代汉语释义)
  3. 《四书章句集注》 (朱熹 著,中华书局点校本,对儒家经典《大学》中“诚意正心”的权威阐释)

网络扩展解释

“诚正”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可概括为“心意真诚,思想端正”,强调内在品德与外在行为的统一。以下是详细解析:


一、基本含义

“诚正”由“诚”与“正”二字组成:


二、历史与典籍引用

该词常见于儒家文化语境,与“正心诚意”思想密切相关:


三、应用场景

  1. 为人处世:如“他的诚正品质赢得众人信任”()。
  2. 道德修养:儒家将“诚正”视为修身齐家的核心,要求内外兼修。
  3. 教育评价:常用于赞誉品德高尚、言行可信的个体。

四、近义与延伸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典籍案例,可参考《五杂俎》《菉友肊说》等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白行简卑职本质碧澄别番倒佛头加秽孛相不吝指教采笺菖歜畅朗充耳筹攒存亡续绝挫秣倒生登戒反供风缝丰豪孤冷过状谷气豪武候铨黄娇荒越寰瀛教练员脚叶交颐鸡菌精神满腹金行进行曲旧踪擂钵六尺舆龙动暮暗嬭婆宁俗谱録菩萨蛮乞丢磕塔曲子相公鋭端孺亭撒刁骚怨摄牒伸舒天帝铁界箍倜踼土练外方内员瓦碎婺学下巴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