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二十四史。《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二回:“ 伯述 叹道:‘现在的世界,不能死守着 中国 的古籍做榜样的了!你不过看了《廿四史》上,五胡大闹时,他们到了 中国 ,都变成 中国 样子,归了 中国 教化。’”详“ 二十四史 ”。
“廿四史”是中国古代二十四部正史的统称,是研究中国历史的重要文献集合。以下是关于该词的详细解释:
具体书目
包括《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共24部。
内容结构
以本纪、列传、表、志等体例为主,记录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天文、地理等多领域史实。
规模与时间跨度
全书共3296卷,约3700万字,记载了从黄帝到明末的历史。
如需查阅完整书目或具体史书内容,可参考权威历史文献或电子资源(如、10)。
《廿四史》是一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著作,包括了《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南北史》、《资治通鉴》等二十四部史书。这些史书通过记载历史事件、人物事迹等,全面系统地呈现了自秦朝始至明朝末的历史进程。
《廿四史》一词共有两个字,第一个字是“廿”,音 niàn,部首廿(钅),总笔画7;第二个字是“史”,音 shǐ,部首口,总笔画5。
《廿四史》这个词来源于中国的古代汉字书法。其中,“廿”的意思是二十,“史”的意思是历史。这个词被用来指代包括二十四部史书在内的中国历史学经典。
《廿四史》在繁体字中的写法是「廿四史」。
在古代汉字写法中,历史记载的演变过程中,不同的朝代和地区会有些许差异。但总体来说,早期的汉字写法形态相对简单,筆劃比較少且簡練,后来逐渐演化成为现代汉字的样式。
《廿四史》是中国历史研究的重要资料,深入阅读可以更好地了解古代的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的发展。
1. 史书 2. 通鉴 3. 中国史 4. 史学家 5. 文献史
1. 中国古代历史文献 2. 二十四部史书 3. 历史经典
没有明确的反义词,因为《廿四史》是一个特定的概念,没有相对应的相反概念。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