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成窑的意思、成窑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成窑的解释

亦作“ 成窑 ”。 明 成化 年间官窑烧制的一种瓷器。以小件和五彩的最为名贵。 明 沉德符 《敝帚轩剩语·瓷器》:“本朝窑器,用白地青花,简装五色,为今古之冠,如宣窑品最贵。近日又重成窑,出宣窑之上。”《红楼梦》第四一回:“只见 妙玉 亲自捧了一个海棠花式雕漆填金‘云龙献寿’的小茶盘,里面放一个成窑五彩小盖钟,捧与 贾母 。”参阅 清 谷应泰 《博物要览》卷二。


见“ 成窑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成窑,又称"成化窑",是明代成化年间(1465-1487年)景德镇官窑烧制的御用瓷器总称。作为中国陶瓷史上最具艺术价值的窑口之一,《汉典》将其定义为"明代成化年间官窑所制瓷器,以胎质细腻、釉色莹润、彩绘精妙著称"(来源:《汉典》)。

该窑器物的核心特征体现在三方面:

  1. 胎釉工艺:采用"麻仓土"制胎,胎体薄如蝉翼却坚致细腻,白釉呈现柔乳浊状,被《中国陶瓷史》称为"成窑白釉如玉含脂"(来源:《中国陶瓷史》)。
  2. 彩绘创新:首创"斗彩"技法,将釉下青花与釉上彩料结合绘制,形成釉彩交辉的视觉效果。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斗彩鸡缸杯"即为典型代表,其纹饰布局遵循"疏可跑马,密不透风"的美学原则(来源:故宫博物院官网)。
  3. 器型纹饰:多见小巧精致的杯、碗、碟等日用器,纹样以子母鸡、婴戏、缠枝花卉为主,反映成化皇帝追求文人雅趣的审美取向。英国大英博物馆藏"成化青花秋葵纹碗"的枝叶描绘采用"双勾填色"笔法,展现明代宫廷画院技法特征(来源:大英博物馆官网)。

现存成窑瓷器全球仅存400余件,主要收藏于北京故宫、台北故宫及海外顶级博物馆。2014年香港苏富比拍卖会中,一件成化斗彩鸡缸杯以2.8亿港元成交,创下中国古代瓷器拍卖纪录(来源:苏富比拍卖年鉴)。

网络扩展解释

“成窑”是明代成化年间(1465-1487年)官窑烧制的瓷器,以工艺精湛和独特风格闻名,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基本定义

成窑专指明成化年间景德镇官窑制作的瓷器,尤其以小件器皿和五彩瓷器最为珍贵。其名称直接来源于皇帝年号“成化”与“官窑”的结合()。

二、核心特点

  1. 五彩工艺:采用釉下青花与釉上彩结合的多色装饰,色彩明艳且层次分明,开创了“斗彩”技法先河()。
  2. 器型小巧:多见杯、碗、盘等小件,胎体轻薄细腻,如《红楼梦》中提到的“成窑五彩小盖钟”()。
  3. 纹饰雅致:常见婴戏、花鸟、团花等图案,笔触细腻工整。

三、历史地位

明代文献《敝帚轩剩语》记载,成窑瓷器在当时已被视为超越宣德窑的顶级珍品,且后世收藏界有“明看成化,清看雍正”之说()。

四、文化影响

成窑瓷器不仅是工艺巅峰的代表,更成为文学作品的经典意象,例如《红楼梦》第四十一回通过妙玉奉茶场景,侧面反映了成窑瓷器在清代贵族生活中的象征意义()。


注:当前拍卖市场中,成窑真品存世极少,如2014年香港苏富比拍卖的成化斗彩鸡缸杯曾以2.8亿港元成交,创下瓷器拍卖纪录(综合多来源信息)。

别人正在浏览...

爱心百世迸射边火徧行补牍不惑残篇断简棰令麤语带住单乏亶叙得彩佃人叮当当方围干女儿搁开供祀鞲采挂枝儿鼓笔行家生活河滨宏裁红新月会黄葛昏愎祸盈恶稔鯨波鼉浪绝收局身亢位劳动法老荆铓锋慢违梅勒额真沛若棚车乞米帖禳灾荣忭弱电埽荡撒溲渗渗食茱萸蜀严速报司隋岸踏竹马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通用计算机万民巍岑下半天宪断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