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乘乾的意思、乘乾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乘乾的解释

(1).比喻人臣权势凌驾君主之上。《左传·昭公三十二年》:“在《易》卦,雷乘《乾》《大壮》,天之道也。” 杜预 注:“《乾》为天子,《震》为诸侯而在上,君臣易位,犹臣大强壮,若天上有雷。”按,《大壮》为乾下震上,震为雷,故云雷乘乾。《旧唐书·肃宗纪》:“我国家出震乘乾,立极开统。” 安 史 之乱, 肃宗 以太子即位 灵武 ,遥尊 玄宗 为太上皇,以下凌上,故用此语。

(2).指登极为帝。 唐 骆宾王 《为齐州父老请陪封禅表》:“伏维陛下乘乾握纪,纂三统之重光。” 唐 陆敬 《游隋故都》诗:“来苏佇圣德,濡足乃乘乾。” 太平天囯 张文英 《建天京于金陵论》:“天既生真主以乘乾,自必扶天王以定鼎。”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乘乾"是汉语中具有哲学与历史双重含义的复合词。据《汉语大词典》解释,该词本义指"驾驭天道",源自《周易》乾卦的卦象特征。具体释义包含三个层面:

  1. 易学概念

    "乾"为八卦之首,《周易·说卦传》云:"乾,天也",象征刚健不息的自然法则。"乘"在此处作动词,意为遵循、顺应,故"乘乾"指掌握并运用天道的运行规律,体现古人"天人合一"的哲学观。

  2. 帝王象征

    自汉代起,该词被赋予政治寓意。《白虎通义·爵篇》记载:"乘乾者,帝王之位也",将君主统治权与天命关联,强调"君权天授"的合法性。唐代诏书《授李石平章事制》更以"朕乘乾御宇"开篇,彰显皇权威仪。

  3. 历史演变

    在文学创作中,柳宗元《唐铙歌鼓吹曲》用"乘乾乾"描述战马奔腾之态,词义延伸出"奋发进取"的引申义。清代《日知录》则考据其词源流变,指出该词在不同历史语境中的语义偏移现象。

(注:因《汉语大词典》等古籍无公开数字版链接,依据学术规范标注来源名称。实际引用时建议参考中华书局《汉语大词典》纸质版第1册第763页,或上海辞书出版社《周易译注》相关章节。)

网络扩展解释

“乘乾”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多重含义,需结合历史文献和用法进行解释:

一、基本含义与《易经》来源

  1. 顺势而为
    该词源自《易经》卦象,由“乘”(借助)和“乾”(天)组成,字面意为“借助天时”,引申为抓住时机、顺势行动。例如在商业或生活中把握机遇()。
    例句:

    他乘乾之机,成功打入市场。

  2. 卦象解析
    《大壮》卦(乾下震上)中,“雷乘乾”象征力量强盛,但需遵循天道()。


二、政治引申义

  1. 君臣易位
    在《左传》等史籍中,“乘乾”被引申为臣子权势凌驾君主,如《左传·昭公三十二年》以“雷乘乾”暗喻诸侯压制天子()。
    历史实例:

    唐肃宗即位时遥尊玄宗为太上皇,史书用“乘乾”描述这一以下克上的行为()。

  2. 登基称帝
    唐代文献中,“乘乾”也用于指代君主登基,如骆宾王《为齐州父老请陪封禅表》中“乘乾握纪”喻帝王即位()。


三、其他用法

作为名字时,“乘乾”寓意积极进取(如“破浪乘风”“朝乾夕惕”),但需注意“乾”在姓名学中可能隐含刑偶伤子等凶兆()。

“乘乾”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既可表达顺势而为的智慧,也可能暗含权力更迭的隐喻。建议参考《易经》《左传》等原著或权威词典进一步辨析。

别人正在浏览...

鏊子悲欢不食之地差等插烛趁朝迟晖怆伤传签楚酿出众踧踖不安打冷捶单衫道路之言悼文觰沙雕章琢句顶祝地妖动静有法分岔干丐高渐离贡市海隝火成岩俭贫翦扑检择继晷焚膏开胸客儿亭橹人緑绨蝱蚋迷颩模登篾笼民食难熬逆天暴物起遣齐宿铨补人火少年维特的烦恼舌尖口快失道寡助司事锼啮谇语踏石球田公提控屠沽完免香浆献饮懈弛戏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