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称赞夸奖。 宋 吴坰 《五总志》:“本朝 嘉州 岁贡荔枝、红桑等物,余先大父为 犍为 县令作《三戒诗》以见意,九重称奬,士论伟之。” 明 瞿佑 《归田诗话·罗刹江潮》:“《竹枝曲》凡十章,皆佳作……首章云:‘昨夜相逢第一桥,自将罗带繫郎腰。愿郎得似 长江 水,日日如期两度潮。’甚为 思復 称奬。”
称奬(chēng jiǎng)是汉语词汇中的一个动词,指对人或事物的优点、成就给予高度的赞扬和肯定,带有明显的褒义色彩。以下从词典释义、用法及权威来源角度详细解析:
高度赞扬
指用言语公开表达对他人能力、品行或成果的欣赏与推崇。例如:“他在会议上称奬了团队的创新精神。”
来源:《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5年,第163页。
表彰与认可
强调对值得效仿的行为或突出贡献的公开肯定,常用于正式场合。例如:“校长称奬了优秀学生的公益事迹。”
来源:《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4年,第6卷第1123页。
古代典籍用例
《后汉书·孔融传》载:“曹操称奬其文采,然忌其刚直。”体现对才能的公开肯定。
来源:中华书局点校本《后汉书》,1965年。
现代规范用法
教育部《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明确标注:“称奬”为“称赞并奖励”的复合动词,强调言语褒扬与精神激励的结合。
来源: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年,第159页。
搭配结构 | 例句 | 语义侧重 |
---|---|---|
称奬 + 人物 | 称奬先进工作者 | 突出个人贡献 |
称奬 + 事迹/行为 | 称奬其见义勇为 | 表彰道德行为 |
受到 + 称奬 | 项目受到学界称奬 | 被动获得认可 |
“称奬”原写作“稱獎”,其中“獎”为“奖”的繁体字。1986年《简化字总表》推行后,“奖”为规范简化字,但“稱奬”作为历史词形仍见于古籍。现代汉语以“称奖”为推荐写法(见《通用规范汉字表》)。
来源:国务院《通用规范汉字表》,2013年;《汉字源流精解字典》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年。
结论:该词承载了中华文化中“扬善励行”的价值观,其权威释义与用例可追溯至经典文献及现代规范辞书,适用于强调正式褒扬的语境。
“称奬”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用于书面表达,其含义和用法可结合以下要点详细解释:
“称奬”是古代汉语中的褒义词,融合了“称”的称赞与“奬”的奖励之意,多见于历史文献中对人物或成就的表彰。如需更多古籍用例,可参考《五总志》《归田诗话》等来源。
背斜层躃金逼立并合不安其室部咨裁问虫漏村朴黩扎防弭发痒风星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宫锦红涫涫故邑闳伟喉鸣化炼唤做疆圉浸渍卷帘开路鬼可口叩击旷爽林务员吏书履鞋靡莫迷齐眼密指南公暖孝殴詈胖嘟嘟偏乡僻壤凭轼结辙潜精积思谴却耆那教青桐穷正劝能曲俗区土扰嚷桑羊折口福饰厉説饼説古话素侯挑拨吐爓五辰无机物武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