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八洞神仙的意思、八洞神仙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八洞神仙的解释

道家谓神仙所居之洞天分上八洞、中八洞,下八洞。上八洞为天仙,中八洞为神仙,下八洞为地仙,总谓之“八洞神仙”。民间则专以 汉鐘离 、 张果老 、 铁拐李 、 韩湘子 、 曹国舅 、 吕洞宾 、 蓝采和 、 何仙姑 等八仙为“八洞神仙”。 明 无名氏 《八仙过海》第三折:“近有八洞神仙,因赴 蓬莱 ……各赌神通过海。”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八洞神仙是道教文化中的重要概念,指道教传说中居于“洞天福地”的八位得道仙真,常与“八仙”概念交融。其释义可从以下三方面展开:


一、核心释义

“八洞”源于道教宇宙观中的“洞天”体系,指贯通天地的神圣空间(如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八洞神仙”即居于这些洞天中的八位代表仙家,象征超脱尘世、长生逍遥的理想境界。需注意“八洞”并非实指八个洞穴,而是对仙境层级的概括。


二、具体指向的八位仙真

“八洞神仙”在不同文献中成员略有差异,但明清后逐渐固定为民间熟知的“八仙”组合:

  1. 铁拐李:以葫芦济世,象征医药。
  2. 汉钟离:持芭蕉扇,代表智慧。
  3. 张果老:倒骑毛驴,暗喻辩证思维。
  4. 吕洞宾:剑斩凡尘,道教内丹术代表。
  5. 何仙姑:持荷花,唯一女仙,喻清净修身。
  6. 蓝采和:提花篮,展现狂放不羁的仙态。
  7. 韩湘子:吹笛度化,通音律而悟道。
  8. 曹国舅:持玉板,象征权贵修道典范。

    (成员定型见《东游记》等明代小说


三、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

“八洞神仙”集合了道教修炼思想的具象化表达:


权威参考来源:

  1. 《道教大辞典》(华夏出版社,1994)"洞天"条
  2. 《中国道教史》(任继愈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第三卷第五章
  3. 《八仙信仰与文学研究》(车锡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4. 《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4)"八洞"释义
  5. 《中国民间信仰研究》(王秋桂,稻乡出版社,1994)神仙崇拜章节

网络扩展解释

“八洞神仙”是道教与民间文化中具有多重含义的词语,其解释可分为以下层次:

一、词源与道教体系中的分类

  1. “八洞”的含义
    指道教神仙居住的洞天福地,分为上八洞、中八洞、下八洞,分别对应不同等级的神仙()。

    • 上八洞:居住天仙(如三清、四御等至高神)。
    • 中八洞:居住神仙(修为较高的仙人)。
    • 下八洞:居住地仙(常驻人间的仙人)。
  2. 正统道教解释
    在道教神系中,“上八洞神仙”特指地位最高的八位尊神,即“三清(玉清、上清、太清)”“四御(玉皇大帝、紫微大帝等)”及太乙救苦天尊,合称“三清四御太乙金仙”()。


二、民间传说的演变

民间普遍将“八洞神仙”等同于“八仙”,即八位通过修炼得道的凡人,具体包括:

  1. 汉钟离(持扇)、2. 张果老(倒骑驴)、3. 铁拐李(拄拐)、4. 韩湘子(持笛)、5. 曹国舅(持玉板)、6. 吕洞宾(持剑)、7. 蓝采和(提花篮)、8. 何仙姑(持荷花)()。

三、文化意义的差异

  1. 道教视角:强调神仙的等级与洞天体系,突出宇宙观和修炼层次。
  2. 民间视角:以“八仙”为载体,融合传奇故事与世俗价值观(如济世、逍遥),成为文学、艺术中的经典题材(如“八仙过海”)。

“八洞神仙”一词既涵盖道教对神仙世界的系统分类,又因民间文化传播演变为特指八位广为人知的仙人。若需进一步了解八仙故事或道教神系,可参考古典文献《东游记》或道教典籍。

别人正在浏览...

安常宝算苍祇残邑承颜候色吹制黨校大岁得桂店号点漆刁掯都家鹅珠纺锤风情攻心为上归亲国姻弘新皇女虎夫讳兵畏刑霍绎急巴巴脊索俊选宽暇来得早乐簴陵阻零族临年里耆鸾猪落落穆穆弥牟明证偏称品緑碛北七符六诏清驶区廛輮蹈入院洒泪雨散居尚白生盐事出意外视流十三镮金带唆嘴填安庭柯卫布危侧痿废席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