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袭的意思、绍袭的详细解释
绍袭的解释
承袭。 汉 蔡邕 《明堂月令论》:“圣帝明君,世有绍袭。”《续资治通鉴·宋太祖建隆二年》:“ 南唐主 煜 遣中书侍郎 冯謐 来进金银繒綵……且表自陈绍袭之意,帝优詔以答。”
词语分解
- 绍的解释 绍 (紹) à 连续,继承:绍复(继承恢复)。绍述(继承)。绍世(连续几世)。 指中国浙江省绍兴市:绍酒。绍剧。绍兴师爷(这一职务旧时大多数由绍兴人担任;后来就称刀笔吏、讼棍为“绍兴师爷”,含贬义)。
- 袭的解释 袭 (襲) í 趁敌人不备时攻击:袭击。袭扰。夜袭。偷袭。侵袭。 触及:寒气袭人。“芳菲菲兮袭予”。 照样做,照样继续下去:因袭。沿袭。世袭。 量词,指成套的衣服,衣一袭。 衣上加衣,引申为重迭:“袭
专业解析
"绍袭"是汉语中较为少见的复合词,其含义可从字源和构词法角度解析:
一、字义分解
- 绍:《说文解字》释为"继也",指连续、接续前代事务。《尚书·盘庚》有"绍复先王之大业"用例,强调继承关系。
- 袭:《尔雅》注"因也",本义为重复穿衣,引申为沿袭、承继。《礼记·乐记》"五帝殊时,不相沿乐"郑玄注"不相袭"即指不沿袭旧制。
二、复合词义
二字同义复用构成并列结构,特指对传统制度、职位或文化的系统性承继。《汉语大词典》(第二版)收录该词,释义为"继承沿袭",多用于描述官职世袭或礼制传承,如《晋书·职官志》载"汉初绍袭秦制"。
三、语用特征
现代汉语中该词多出现于学术论著及历史文献,例如研究宗法制度时表述"嫡长子绍袭爵位"(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古代社会史论》)。相较于"继承",该词更强调制度性、规范性的延续过程。
来源参考:商务印书馆《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华书局《汉语大词典》(第二版)、汉典(www.zdic.net)字源解析库。
网络扩展解释
“绍袭”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为承袭,指继承或延续前人的基业、制度或传统。以下是详细解释:
1.基本释义
- 词义:表示继承、沿袭,多用于描述对前人地位、权力或制度的延续。例如古代帝王或君主的世袭传承。
- 构词:“绍”有继承、连接之意(如“绍世”),“袭”则表示沿袭、因循(如“世袭”),二字结合强调延续性。
2.历史出处
- 最早见于汉代蔡邕的《明堂月令论》:“圣帝明君,世有绍袭。”指圣明君主世代传承治国之道。
- 《续资治通鉴》中记载南唐后主李煜曾向宋太祖“表自陈绍袭之意”,即表明自己继承南唐政权的合法性。
3.使用场景
- 多用于正式语境,如历史文献、政治文书或学术讨论中,强调正统性和连续性。
- 现代用法较少,常见于对古代制度的分析或文学创作。
4.补充说明
- 近义词:继承、沿袭、嗣承。
- 反义词:革新、废除、颠覆。
- 注意:与“世袭”略有不同,“绍袭”更侧重主动承接,而“世袭”强调家族血缘的传承规则。
参考来源
以上释义综合自权威词典及古籍文献(详见沪江在线词典、汉典)。
别人正在浏览...
邦老豹略抱头大哭悖虐飙锐碧芰恻淢长筹赤龙子触处除红捉緑欑植寸草不生豆娘而况芳魂孵卵福佑甘陈高蝉缟纻馆饩哗釦慌慌急急涣灭嘉乐胶溺戢敛迥汉吉阡坑阱鸾凤和鸣緑琴蒙古儿平头百姓乞丢磕塔倾意亲上做亲七字谱荃荪攘袖柔善鋭立声芳勝冠四萃送逆碎摺裙苏台慝怨调弄停伫提审童隷通允投山窜海脱狱王朝无问效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