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债。《红楼梦》第一○六回:“虽説事是外头闹起,我不放账也没我的事。”
放账(fàng zhàng)是现代汉语中的商业术语,指商家允许买方延期支付货款的行为,属于信用交易的一种形式。其核心含义可从以下三方面阐释:
指卖方在交付商品或服务后,不立即收取现金,而是允许买方在未来约定日期支付款项的交易方式。例如:“这家商铺对老顾客常采取放账方式,月底统一结算。”
来源:《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6年,第378页。
放账的本质是赊销(shē xiāo),即通过信用授信促进交易。其特点包括:
来源:《商务汉语经济概念词典》,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9年,第92页。
来源:《会计学大辞典》,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20年,第167页。
该词作为传统商业惯用语,至今仍广泛应用于实体贸易及供应链金融领域,体现了汉语词汇在商业实践中的延续性与适应性。
“放账”是一个经济领域中的常见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放账指贷款或赊销行为,即通过出借资金或允许延期付款的方式提供信用支持。通俗解释中,它常被类比为“放高利贷”()。拼音为fàng zhàng,繁体写作“放賬”。
为降低放账风险,建议:
同义词包括“放债”“赊销”,反义词为“收账”。该词在金融、贸易场景中使用频率较高,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性质是否合法()。
如需更详细的法律或商业案例,可参考搜狗百科、汉典等来源。
白裌闭元音不可捉摸采兰谗訴澄澹词正理直翠緌雕戈铤鹿走险地质学地坐对册儿童竹马番昌福智干板高踪诡亿郭家金穴果然衡山恨色花判画瓶滑坡极弊旌旒镌级空袭馈饟略绰口流言止于智者卤鹼论律罗刹女緑绨脉口模仿碾玉作毗卢帽浅钝铅钝强志秋月春花攘来熙往三康三珠符试程恕己肆谤弹射铁纱退剪王闲文坛诬构物性缃蕤笑哑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