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上钉钉的意思、板上钉钉的详细解释
板上钉钉的解释
[clinch a deal;finalize a decision (plan,etc);finally determined] 比喻事情已经决定,无可改变
海云是已经定性,已经作了板上钉钉的正式结论的阶级敌人。—— 王蒙《蝴蝶》
详细解释
比喻事情已定,不容变更或说话算数。 王蒙 《蝴蝶》:“ 海云 是已经定性、已经作了板上钉钉的正式结论的阶级敌人。” 单学鹏 《巧哥儿》:“板上钉钉咧,这门亲事我包下了。”亦作“ 板上砸钉 ”。 苗培时 《矿山烈火》:“大英雄说话板上砸钉,你既然还愿意给弟兄们办事,那就看你说的吧。”
词语分解
- 板的解释 板 (⑥闆) ǎ 成片的较硬的物体:案板。板子。木板。板上钉钉。 诏书:诏板。 演奏民族音乐或戏曲时打节拍的乐器,又指歌唱的节奏:檀板。鼓板。一字一板。荒腔走板。 不灵活,少变化:死板。呆板。 硬得像
- 钉的解释 钉 (釘) ī 竹木、金属制成的呈条形的、可以打入他物的东西:钉子。钉锤。斩钉截铁。 紧跟着不放松:钉梢(同“盯梢”)。 督促,催问:钉问。 钉 (釘) ì 把钉或楔子打入他物,把东西固定或组合起来
专业解析
"板上钉钉"是一个汉语成语,其核心含义指事情已经确定无疑,无法更改或推翻,强调结果的确定性和不可逆转性。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 基本释义
- 字面意思: 指钉子被钉在木板上,已经牢固固定,无法轻易拔出或移动。
- 引申义/比喻义: 比喻事情已成定局,结论非常确凿可靠,不容置疑或改变。常用来形容决定、事实、结论等具有高度的确定性。
二、 用法与语境
- 强调确定性: 用于强调某件事是百分之百确定的,不会有意外或变动。例如:“这次比赛他夺冠是板上钉钉的事。”
- 强调不可更改: 用于说明某个决定、计划或结果已经最终确定,不会再修改。例如:“方案已经领导批准,板上钉钉了,就按这个执行。”
- 强调证据确凿: 用于形容事实清楚、证据充分,结论无可辩驳。例如:“监控录像拍得清清楚楚,他偷东西是板上钉钉的事实。”
三、 权威来源参考
该成语的释义和用法在权威汉语词典中均有明确记载:
-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将“板上钉钉”解释为“比喻事情已定,不能变更”。(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
- 《汉语成语大词典》: 解释为“木板上面钉上钉子。比喻事情已经决定,不能改变或事情已成定局”。(来源:汉语成语大词典编委会. 汉语成语大词典. 北京: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出版年份需根据具体版本补充。)
“板上钉钉”形象地借用了钉子固定在木板上的物理状态,生动地传达了事情确定无疑、不可更改的核心语义,是汉语中表达高度确定性和最终结果的常用成语。
网络扩展解释
“板上钉钉”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以下信息进行解释:
释义
- 核心含义:比喻事情已经确定,无法更改或已成为事实。强调结果的不可动摇性,常用于描述经过正式程序或权威确认的决定。
结构与发音
- 拼音:bǎn shàng dìng dīng(注意第二个“钉”读第四声)。
- 语法结构:主谓式成语,可作定语或状语。
出处与演变
- 文献来源:
- 清代李绿园《歧路灯》第九十三回:“议亲之事,这三位老伯……说好,那就石板上钉钉。”。
- 现代作家王蒙在小说《蝴蝶》中引用,进一步推广了该成语的用法。
用法与示例
- 典型场景:多用于正式决定、结论或不可逆的结果。例如:
- “修桥的决定经村民大会通过,已是板上钉钉。”。
- “公司转型娱乐业,如今板上钉钉。”。
- 近义词:铁板钉钉、一锤定音。
- 反义词:悬而未决、模棱两可。
注意事项
- 情感色彩:中性成语,既可用于积极语境(如确定的好消息),也可用于消极结果(如无法推翻的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可全面理解该成语的语义、用法及文化背景。如需更多例句或历史用例,可参考《歧路灯》《蝴蝶》等文献原文。
别人正在浏览...
白胶耻愧侈溢挡头恶衣粗食跟梢灌溉渠关嶮跪礼桂秋鼓棹后叶花案豗击家鸡野雉枷示惊惨金神刊裁狂煽繿縿列罗令閤淩辱篓子率任蔓引乃是挠裂女界排年鹏鷃乞士壤末入画如龙似虎赏勋伤疻闪灼沈忌世士双陆爽气水雾四出溯源穷流挑饬惕惊通关散头髲玩爱瓦枕危乱维梢翔舞现事崄要仙芝心电感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