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旨相同而途径不同。《后汉书·臧洪传》:“昔 高祖 取 彭越 於 鉅野 , 光武 创基兆於 緑林 ,卒能龙飞受命,中兴帝业。苟可辅主兴化,夫何嫌哉……足下徼利於境外, 臧洪 投命於君亲;吾子託身於盟主, 臧洪 策名於 长安 。子谓余身死而名灭,僕亦笑子生死而无闻焉。本同末离,努力努力,夫復何言!”
"本同末离"是汉语中一个较为罕见的成语组合,其核心含义可拆解分析如下:
一、词源解析 该词由"本同"与"末离"两个语素构成,源自古代哲学范畴的二元对立概念。"本"指根本、本源,《说文解字》释为"木下曰本"(中华书局2013版),引申为事物的主体部分;"末"指枝梢、末端,《玉篇》注为"颠也,端也"(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版),象征次要部分。这种"本-末"对应关系在《论语·学而》"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中已有哲学雏形。
二、语义层次
三、应用范畴 主要见于古典文献的哲学讨论领域,现代使用多集中于学术性文本。其语义近似度较高的成语为"本同末异",《辞源》(商务印书馆2019修订版)将二者列为互训条目,指出皆表达"起源相同而发展相异"的核心概念。
四、权威例证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未单独收录该词条,但通过"本末"词组的释义体系可推演其构成逻辑。对于专业考释,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20版)第4册"本"部相关词条的系统阐释。
“本同末离”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běn tóng mò lí,以下是详细解释:
如需进一步了解古籍原文背景,可参考《后汉书》相关篇章或权威词典(如汉典、沪江词典)。
柏油纸梆硬靶心鼻箫步步紧逼不对头陈遵投辖扯臊窗洞串衍吹筦厝基大块头愓悍吊谎底定斗然独生女捍护阖坐华的簧言火云既廪劲鳞津遣捐骸克宁块鞠宽借嬾放两次立待留滞论门锵喤齐备青檮请政弃投齐暾果穰人衽席不修润利顋颊声价百倍神魂飘荡手不乾净淑弟私附颂声搜章擿句酥花唆拨讨愧天扃亭鄣通天台婉容谐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