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闲局”。1.闲而无事之官署。《隋书·刑法志》:“在官犯罪,鞭杖十为一负。闲局六负为一殿,平局八负为一殿,繁局十负为一殿。” 宋 苏轼 《再上皇帝书》:“多置閒局,以摈老成,而吏始解体矣。” 明 文徵明 《明故嘉议大夫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毛公行状》:“南太僕治 滁州 ,前是有司视为閒局,不復禀畏,事多缓散。”
(2).清闲的境界。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师友》:“况公拂衣高尚,习静闲局,世事都捐,尤精道意,岂有自私而已,无大观者哉!”
“闲局”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古代和现代两个角度进行解析:
古代用法
现代用法
若需进一步了解历史文献中的具体用例,可参考《隋书·刑法志》或苏轼《再上皇帝书》等原文。
闲局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指平时没有事情做、或者事情不太繁忙的时候。比喻人的生活或工作处于相对轻松、安逸的状态。
闲局的字是由部首门、亻和目组成。"门"部表示出入、通道的意思;"亻"部表示人; "目"部表示眼睛。总笔画数是11画。
闲局最早出现在《山海经·西山经》中,文中写到“闲局立,西南有狗行,行大水。”在《说文解字》中也有相关解释。繁体字為閑局。
古代汉字的写法有所不同。例如《说文解字》中描述的古代闲局写法是:“敲族切,音基。凡九口。”
1. 我们工作日很忙,只有周末才有闲局。
2. 放假期间,我总是能找到一些闲局的机会。
闲散、闲适、闲暇、闲聊。
清闲、安逸、悠闲、怡然自得。
忙碌、紧张、繁忙、劳累。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