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门的意思、夺门的详细解释
夺门的解释
(1).破门,奋力冲开门户。《旧唐书·韩游瓌传》:“贼急夺门, 游瓌 隔门血战。” 清 王韬 《淞滨琐话·魏月波》:“ 戚 遽夺门去,女亦避之他所。” 沙汀 《烦恼》:“ 刘久发 喃喃说,夺门冲出去了。”
(2). 明英宗 亲征 瓦剌 ,兵败被俘。其弟继位为 景帝 ,即与 瓦剌 议和。 英宗 返回京师,入居南宫,不许朝谒。 景泰 八年, 石亨 、 徐有贞 等以兵迎 英宗 于南宫,毁垣坏门而入, 英宗 乃复辟。史称此次政变为“夺门之役”。见《明史·英宗后纪》。后因以“夺门”泛指复辟、政变。 章炳麟 《咏南海康氏》:“夺门伟绩他年就,专制依然属 爱新 。”
词语分解
- 夺的解释 夺 (奪) ó 抢,强取:抢夺。掠夺。巧取豪夺。强(僴 )词夺理。 争先取到:夺得最后胜利。夺魁。夺冠(刵 )。 冲开:夺门而出。 丧失,削除:剥夺。褫夺(剥夺)。夺志(改变志向或意愿)。 晃动:光彩
- 门的解释 门 (門) é 建筑物的出入口,又指安装在出入口能开关的装置:门儿。门口。开门见山。 形状或作用像门的东西:电门。 途径,诀窍:门径。门道儿。 旧时指封建家族或家族的一支,现亦指一般的家庭:门第。门风
网络扩展解释
“夺门”一词在汉语中有两层含义,需结合语境理解:
一、字面含义
指破门或奋力冲开门户,多用于紧急或冲突场景。例如:
- 《旧唐书·韩游瓌传》记载“贼急夺门”,形容敌军强行破门而入;
- 清代王韬《淞滨琐话》中“戚遽夺门去”,描绘人物匆忙冲门而出的场景。
二、历史专称
特指明朝“夺门之变”(又称南宫复辟):
- 背景:明英宗朱祁镇在“土木堡之变”(1449年)被瓦剌俘虏,其弟朱祁钰继位为景帝。英宗获释后遭软禁南宫七年。
- 政变过程:景泰八年(1457年),将领石亨、文臣徐有贞等人趁景帝病重,率军撞毁南宫宫门(故称“夺门”),拥立英宗复位。
- 结果:英宗废除景泰年号,改元天顺,诛杀于谦等旧臣,成为中国古代罕见的复辟成功案例。
语言延伸
该词因历史事件衍生出“政变复辟”的象征意义,但现代使用仍以字面含义为主。需注意:在历史文献中(如《明史》),若无特殊说明,“夺门”多指代这一政变事件。
网络扩展解释二
夺门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夺门是一个汉字词语,指的是夺取门户的意思。它可以用来形容强行闯入他人的门户,抢夺控制权或占领别人的领土、地盘等。夺门也可以用比喻的手法表示夺取机会、权力、名利等的行为。
拆分部首和笔画:
夺门是由“辶”和“门”两个部首组成的。其中,“辶”是表示动作前进或行走的部首,“门”是表示门户的部首。夺门总共有11个笔画。
来源和繁体:
夺门这个词在汉字的起源和来源方面暂无确切的资料。在繁体字中,夺门的写法仍然是夺门。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时候,夺门的写法与现代有所不同。古代的写法为“奪門”,字形中的“奪”表示争夺、夺取的动作,而“門”表示门户的意思。
例句:
1. 昨晚,他们夺门而入,成功地控制了整个房屋。
2. 这个国家的领土曾经被邻国夺门而去,如今正努力夺回。
组词、近义词、反义词等:
组词:夺取、夺得、夺走、夺占、夺权、夺目、夺冠
近义词:抢门、掠门、劫门、俘门
反义词:开门、守门、进门、留门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