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生饩的意思、生饩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生饩的解释

馈赠的粮食或牲口等。 唐 刘肃 《大唐新语·李秀才》:“﹝ 李播 ﹞笑曰:‘……饥穷若是,实可哀也。’遂沾以生餼,令子延食於书斋。”《宋史·礼志二二》:“是日,赐茶器名果。又明日,赐生餼。”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生饩是汉语中一个较为生僻的词汇,其核心含义指未经烹煮的活牲口或生肉,常用于古代祭祀、宴飨等庄重场合。以下从词典释义、字源构成和用法特征三方面详细解析:


一、词典释义

现存权威辞书如《汉语大词典》(罗竹风主编)、《辞源》(商务印书馆)均未单独收录“生饩”词条,但可通过拆分字义与古籍用例明确其含义:

“生饩”即指用于礼仪活动的新鲜活牲或未加工的生肉,强调祭品的鲜活状态。


二、字源与构词分析

  1. 生:象形字,甲骨文像草木初生,引申为“未熟”“鲜活”。《说文》:“生,进也。象草木生出土上。”
  2. 饩:形声字,从“食”表义,与食物相关;“气”为声旁。本指馈赠之粮,后专指祭祀所用活牲。《周礼·地官·廪人》郑玄注:“行道曰粮,谓糒也;止居曰食,谓米也;牲腥曰饩。”

    构词逻辑:“生饩”属并列结构,二字均强调祭品的“未烹煮”属性,与“熟牲”“腊肉”形成对比。


三、使用场景与文献例证

“生饩”多见于先秦至汉代典籍,属礼仪用语:


四、相关概念辨析

权威参考来源:

  1. 《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4)
  2. 《说文解字注》(许慎著,段玉裁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3. 《周礼正义》(孙诒让撰,中华书局,2010)
  4. 《礼记集解》(孙希旦撰,中华书局,1989)

网络扩展解释

“生饩”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拼音与基本释义 拼音为 shēng xì(),指古代用于馈赠的粮食或活牲口。其中“饩”特指祭祀或礼仪中使用的生肉、谷物等赠礼,而“生”可能强调物品未经加工的状态(如活牲畜)。

词汇构成分析

使用建议 该词现代已罕见使用,多见于古籍或特定历史文献。如需深入考证其具体语境,建议结合《礼记》《仪礼》等典籍中的用例分析。

别人正在浏览...

傲听八才八蜡神八溟北宫婴儿标图吡哩叭喇成品率饬谨翠浪低眉下首防逻艴然不悦够不上官槽顾姑贵耳毫铦胡老魂色护世呼王焦唇敝舌金丝桃宽洪溃遁类地行星冷面寒铁棱皮龟连眉露花緑腰目禁南平盘涡前箸奇标嶔岖秋声榷盐人命官司荣赫戎装三大差别胜似石封世民市粜唐虞之治天丝铁壁铜山体肤汀葭退滩徒师威荣香火地相门相种仙茅鲜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