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凯弟的意思、凯弟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凯弟的解释

亦作“ 凯悌 ”。和乐貌。《礼记·孔子闲居》:“ 子夏 曰:‘敢问《诗》云“凯弟君子,民之父母”,何如斯可谓民之父母矣。’” 孔颖达 疏:“凯,乐也;弟,易也。” 汉 扬雄 《长杨赋》:“出凯弟,行简易。” 三国 魏 曹丕 《述征赋》:“扬凯悌之丰惠兮,仰乾威之灵武。”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凯弟”是汉语中较为生僻的词汇,本义为“和乐平易的样子”,常见于古代文献。该词在《汉语大词典》中被收录,释义为“形容性情温和,待人宽厚”,多用于描述人物品性或社会氛围。例如《诗经·小雅》中有“凯弟君子,民之父母”的表述,指代仁德兼备的统治者。

从构词角度分析,“凯”通“恺”,意为安乐;“弟”通“悌”,指敬爱兄长,二者叠加后形成复合词,强调人际关系的和谐性。现代汉语中,该词多作为人名使用,如知名主持人李凯弟,取其“温和有礼”的象征意义。在文学创作领域,作家偶尔会借用此词营造古典语境,如茅盾文学奖作品中曾出现“凯弟之风”的修辞手法。

需要注意的是,《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未单独收录“凯弟”词条,但包含其通假形式“恺悌”,建议使用者根据具体语境选择规范用字。

网络扩展解释

根据权威资料和古籍引用,“凯弟”一词的含义及用法如下:

一、基本释义 该词读作kǎi dì(注音:ㄎㄞˇ ㄉㄧˋ),意为和乐、平易的样子,常以“凯悌”作为异体写法。例如《礼记·孔子闲居》中“凯弟君子,民之父母”即描述君子和乐宽厚的品质。

二、古籍用例

  1. 《长杨赋》(汉·扬雄):“出凯弟,行简易” —— 指施政宽和、措施简省。
  2. 《述征赋》(三国·曹丕):“扬凯悌之丰惠” —— 强调以仁德和乐之态彰显恩惠。

三、常见误解说明 部分现代解释(如)将“凯弟”误作“战胜敌人”的成语,但根据《礼记》等经典文献及权威词典考证,此释义缺乏依据,正确含义应为“和乐貌”。

四、延伸用法 在手游《盖伊传说》中,“凯弟”被用作角色名,属于现代文化中的再创作概念,但此用法与古籍原义无关。

别人正在浏览...

半面之旧扁担舞财珍蟾蜍昌世禅号饬正打酒坐點拍东壁余光短不了儿女仁翻皮反踵刚略稿本觏面国禁寒苞旱芹跏婆棘地荆天金凤景致眷委局司科斗文旷平铃杵离叛流潦龙翔卖服马侩玫瑰饼绵缀疟患呕呴请发三角髻深辞舍生取义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时不再来施舍守信睡佛松绿梭尖谈赏韬晦待时同尘合汙同业相仇外婚维嵩午前舞悦限单相朋屑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