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粮的意思、抗粮的详细解释
抗粮的解释
抗拒交粮。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筮仕·供状式》:“无抗粮假冒等弊。”《六部成语注解·户部》“抗粮”:“抗,抵拒也。民人於应交钱粮之时,抗拒官府,不肯交纳也。”
词语分解
- 抗的解释 抗 à 抵御:抗击。抗争。抗拒。抵抗。顽抗。 拒绝:抗议。抗上。抗命。抗税。 对等:抗衡(力量不相上下的对抗)。 笔画数:; 部首:扌; 笔顺编号:
- 粮的解释 粮 (糧) á 可吃的谷类、豆类等:粮食。粮仓。粮荒。弹尽粮绝。 作为农业税的粮食:公粮。钱粮。 笔画数:; 部首:米; 笔顺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抗粮”是汉语中的一个历史性词汇,其核心含义为抗拒交纳官府规定的粮食税赋。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基本定义
- 字面构成:由“抗”(抵抗、抗拒)和“粮”(粮食、税粮)组成,字面意为“抵抗缴纳粮食”。
- 实际含义:指民众在特定时期(如灾荒、赋税过重等)拒绝向官府交纳粮食或钱粮税赋的行为。
二、历史背景与使用场景
- 清代典型现象:常见于清代文献,如《福惠全书》提到“无抗粮假冒等弊”,《六部成语注解》解释为“民人于应交钱粮时,抗拒官府,不肯交纳”。
- 社会矛盾体现:多因赋税过重、官吏腐败或天灾导致民不聊生,民众通过“抗粮”表达不满,属于古代农民抗争形式之一。
三、相关例句与扩展
- 例1:清代周立春领导抗粮运动,被记载为“抗丁、抗粮、抗债受害的各族群众”。
- 例2:清代律法严惩抗粮者,“如哄堂塞署,逞凶殴官,为首斩枭示,同谋斩立决”。
四、近义词与关联概念
- 近义词:抗税、抗租。
- 关联历史事件:如明末“辽饷”引发的农民起义、清代白莲教起义中的抗粮斗争。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案例或不同时期的抗粮形式,可参考历史文献或地方志记载。
网络扩展解释二
什么是《抗粮》
《抗粮》是一个汉字词语,由“抗”和“粮”两个部分组成。
拆分部首和笔画
《抗粮》的部首是“手”,部外是“去”,共有10画。
来源
《抗粮》来源于中国的古代文献,最早出现在《汉书·虞玩传》中。
繁体
《抗粮》的繁体字为「抗糧」。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抗粮》的写法可能会有一些变化,但基本结构和现代汉字相似。
例句
1. 为了抵抗自然灾害,我们必须抗粮,保证粮食供应。
2. 农民们在田间努力抗粮,为国家提供丰富的粮食。
3. 在艰苦岁月里,人们需要团结一心,共同抗粮。
组词
1. 抗击粮荒
2. 抗战粮食
3. 抗灾粮仓
近义词
1. 抵御粮荒
2. 对抗粮食危机
3. 对抗灾害中断的粮食供应
反义词
1. 依赖粮食
2. 接受粮食援助
3. 倚重他人提供的粮食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