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纳的意思、关纳的详细解释
关纳的解释
(1).表达,献送。 汉 王充 《论衡·明雩》:“雩祭请祈,人君精诚也。精诚在内,无以效外,故雩祀尽己惶惧,关纳精心於雩祀之前。”
(2).进纳。《元典章·户部七·仓库》:“凡有收支逐物旋关纳,仍令提调官轮番赴库,牵照一切。”
词语分解
- 关的解释 关 (關) ā 闭,合拢:关门。关闭。关张。关停并转(僴 )。 拘禁:关押。关禁。 古代在险要地方或国界设立的守卫处所:关口。关隘。关卡(?)。关塞(刬 )。关津。嘉峪关。 征收进出口货税的机构:海关
- 纳的解释 纳 (納) à 收入,放进:出纳。藏污纳垢。 接受:采纳。笑纳。纳谏。 享受:纳福。纳凉。 缴付:纳税。 补缀,缝补;现多指密密地缝:纳鞋底。 姓。 缴出吐 笔画数:; 部首:纟; 笔顺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关纳”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在不同语境中略有差异,主要包含以下两种解释:
1.表达、献送
- 释义:指通过某种形式(如祭祀、文书等)传达心意或献上物品。
- 出处:汉代王充《论衡·明雩》提到“雩祀尽己惶惧,关纳精心於雩祀之前”,强调通过祭祀活动表达君主的诚心。
- 例句:中引用的清代纳兰容若诗句“不禁辛苦况相关”,虽非直接使用“关纳”,但体现了“关联、表达”的意境。
2.进纳
- 释义:指收纳、管理财物或事务,多用于行政、经济场景。
- 出处:元代《元典章·户部七·仓库》记载“凡有收支逐物旋关纳”,指仓库物资的进出管理。
- 应用:古代官方文书中常涉及税收、仓储等“进纳”职责,如提到的“报关纳税手续”。
补充说明
- 发音与结构:拼音为guān nà,由“关”(闭合、关联)和“纳”(接受、容纳)组合而成,体现“传递”与“接收”的双重动作。
- 现代使用:该词在现代汉语中已不常见,多出现在古籍或文学研究中。
如需进一步探究具体文献中的用法,可参考汉典及《元典章》等原始资料。
网络扩展解释二
关纳的意思
关纳(guān nà)是一个汉字词语,常用作动词。它的意思是接纳、容纳或收藏。
拆分部首和笔画
关纳的部首是关字的“门”部,它有7个笔画。
来源
关纳的来源非常有趣。最早的古代汉字写法中,它由两个独立的字形组成,分别是“关”和“束”。
繁体
关纳的繁体字为「關納」。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时候,汉字的写法有所不同。关纳被写为「關納」。
例句
1. 我们应该关纳不同的意见,共同取长补短。
2. 这个博物馆关纳了许多珍贵的文化艺术品。
组词
关纳可以和其他词语组合成许多词组,例如:
1. 关纳心胸
2. 关纳才华
3. 关纳人才
近义词
关纳的近义词包括:容纳、纳入、接纳。
反义词
关纳的反义词是拒绝。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