鄙质的意思、鄙质的详细解释
鄙质的解释
谓鄙俚质朴。 南朝 梁 锺嵘 《诗品》卷中:“﹝ 魏文帝 诗﹞其源出于 李陵 ,颇有 仲宣 之体。则所计百许篇,率皆鄙质如偶语。”一本作“ 鄙直 ”。
词语分解
- 鄙的解释 鄙 ǐ 中国周代地方组织单位之一,五百家为一鄙:鄙师(古官名,周制每县五鄙,“鄙师”掌其鄙之政令祭祀)。 郊野之处,边远的地方:边鄙。 粗俗:鄙陋。鄙俗。鄙夫。鄙近(庸俗浅近)。 轻蔑,看不起:鄙视。
- 质的解释 质 (質) ì 本体,本性:物质。流质(流动的不是固体的东西)。实质。质言(实言)。沙质。本质。质点。品质。性质。素质。资质。 朴素,单纯:质朴。质直。 问明,辨别,责问:质疑。质问。质询。对质。 抵
网络扩展解释
“鄙质”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指“鄙俚质朴”,即兼具粗俗和朴实的特质,常用于描述文风或语言风格。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词义解析
-
构词分解
- 鄙:本义为边远地区,引申为粗俗、浅陋(如“鄙俗”“鄙陋”)或谦辞(如“鄙人”)。
- 质:指本质、质朴,强调不加修饰的自然状态(如“质朴”“质直”)。
组合后,“鄙质”融合了“粗俗”与“朴实”的双重属性,多用于形容缺乏文采但直白的风格。
-
文学评价中的运用
该词常见于古代文学批评,如南朝梁代钟嵘《诗品》评价魏文帝曹丕的诗作时提到:“率皆鄙质如偶语”,意指其诗风直白如日常对话,缺乏雕琢却显质朴。
二、使用场景与示例
- 文风评价:形容语言简朴但略显粗浅,例如:“此文虽鄙质,却真切动人。”
- 历史文献:多见于古典文论,强调作品风格的原始性与局限性。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 近义词:质俚、朴拙、直白
- 反义词:雅致、华美、雕琢
四、权威来源说明
此解释综合了《诗品》的经典用例及词典释义。如需进一步考证,可查阅《汉语大词典》或相关文学批评著作。
网络扩展解释二
鄙质(bǐ zhì),这个词意思是指轻视、看不起。它由“鄙”和“质”两个字组成。其中,“鄙”的部首是“阝”,笔画数为7;“质”的部首是“贝”,笔画数为9。
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在古代写法中,“鄙”字读作“蔽”,形状与现代汉字略有不同。在繁体字中,“鄙”字的写法与现代字相似,只是笔画略有变化。
一些例句中可以使用这个词,比如:“他总是对别人的努力鄙质一笑。”或者“不要以鄙质的眼光看待别人的努力。”这些句子表达了看不起别人的情绪。
除了“鄙质”外,还有一些与之相关的词汇。比如,“鄙视”意思是看不起、轻视;而反义词“崇拜”则表示对某人或某物敬佩和尊重。此外,还有一些近义词可以用来表达类似的情感,比如“轻蔑”、“看不起”等。
综上所述,鄙质是指看不起、轻视的意思。它由两个字组成,部首和笔画与现代汉字相对应。这个词源自古代,并且在繁体字中有略微不同的写法。除了“鄙质”外,还有一些相关的词汇可以用来表达类似的情感。希望这些信息对您有帮助!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